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招大引强创新破局合肥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admin9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18

  4月27日,记者从2020合肥市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上获悉,近年来,合肥市聚焦集群化产业,实施线上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维模式,聚力招大引强,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立体招商之路。2019年,全市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实际引进资金同比增长10.5%。在全省招商引资综合考评中,合肥市连续六年稳居头部。

  合肥市召开2020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大会

  招大引强硕果累累,县域大项目招商取得新突破

  2019年,合肥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重点突出、精准有力、量质齐升的特点。全年实际引进资金同比增长10.5%,较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8.2%;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3.9亿美元,同比增长5%。全市新签约重点项目1110个,较上年增加239个,协议总投资3997.1亿元,同比增长11.3%。协议引资、实际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全市工业、服务业引资分别占引资总量的49.2%、49.35%;新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06个,其中战新产业项目221个,占72.2%;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引进资金占省外引资总量的85.53%,占比提升1.13个百分点。在全省招商引资综合考评中连续六年稳居头部。

  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大项目84个,100亿元以上大项目4个;新签约央企项目 67个,总投资1537.15亿元;新增益海嘉里、壳牌石油等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引进康明斯发动机外资项目受到商务部点名表扬;庐江乙二醇、肥东协鑫再生晶圆、长丰之奇美偏光片生产基地、巢湖经开区华侨城温泉小镇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县域大项目招商取得新突破。

  迎难而上创新破局,危中寻机招商引资“不断档”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招商引资造成很大冲击。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市招商人迎难而上,创新破局,通过“不见面”招商、“云签约”等工作方式,做到信息不丢,项目不断。

  在全市招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仍然新引进、新签约、新洽谈了一批优质项目,全市新签约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100亿元项目3个,20-50亿元项目4个,重大项目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沛顿科技存储器先进封测基地项目(100亿元)、协鑫60GW组件及配套项目产业基地项目(180亿元)、华熙LIVE·巢湖文体健康城项目(100亿)等一批大项目相继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发展后劲呈现持续发力的良好态势。

  有“危”也有“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和省市也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此外受疫情影响,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为新兴产业逆势成长也带来发展契机,为推动产业链整合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合肥市各级招商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抗疫情、促发展”的使命担当,压实工作责任,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冲击,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握宏观政策机遇,抢抓疫情中出现的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创新招商方式,聚力招大引强,推进全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增添新活力、新动能,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蕞低。

  把握重点化危为机,积极推动集群化产业招商

  化危为机,明思路定方向。合肥市以创新理念、抢跑意识,超前谋划、精准施策,坚持防疫与招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在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沉着应对,化危为机,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蕞低。力争上半年实现“双过半”,确保招商引资总量增长10%以上的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据悉,今年合肥市将把握重点方向,推动集群化产业招商。

  在战新产业方面,合肥将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战新产业链中的一些断链节点,加强点对点的招商力度,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增强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合肥将聚焦社会民生、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发展短板,围绕中央商务区、东部新城及空港新区等重点片区,谋划对接引进以检验检测、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以及高水平医疗机构、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务业项目,推动城市提品提质。

  在未来新兴产业方面,合肥对标北上广深,加强5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量子通信、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布局谋划,抢占未来产业的发展先机和风口前端。推进落实《外商投资法》,依托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载体,招引和承接一批重点外资项目。

  为打造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引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合肥市将在不断拓展和丰富招商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政策扶持模式,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并强化县域招商,打造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稳经济促发展】乌鲁木齐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创三年来新高招商引资成为激活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稳经济促发展】乌鲁木齐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创三年来新高招商引资成为激活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招商引资成为激活乌鲁木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今年,乌鲁木齐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创三年来新高。   数据显示:2022年,乌鲁木齐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28.05亿元,2021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1.19亿元,202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5.64亿元。   12月23日,记者从市招商服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乌...

创新激发前进动力改革释放发展红利

创新激发前进动力改革释放发展红利

  科技创新“弯道超车”、生态环境“绿意盎然”、市场活力澎湃不止、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城市治理精细有序、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十年来,合肥不断深化改革,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地方参与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城市生命线合肥模式等改革成为全国经验1200多项改革举措兑现发展红利。   “双碳时代”,光伏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期,合肥新能源产业如火如荼。...

合肥市23个重大项目、蜀山区3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合肥市23个重大项目、蜀山区3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人民网合肥3月28日电(赵越)3月28日,合肥市2021年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暨运河新城中国环境谷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西区举行,以环境产业、建筑业总部、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为主的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及“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拉开城市建设、运河新城产业建设的序幕。   记者了解到,此次开工仪式作为分会场,与安徽省加快实施创...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的通知   头部条为强化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规范政策引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当年新引进(含上年下半年新引进并在当年上半年实质性开工或投入运营)的外来投资工业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和农业大项目...

合肥市开展第七批委托招商工作公告

合肥市开展第七批委托招商工作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拓展专兼职招商队伍。合肥市投资促进局拟于11月开展第七批委托招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本方案所称委托招商是指市投资促进局通过协议方式委托境内外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对外开展招商引资的活动。   本方案所称委托招商对象是指与市投资促进局签订《合肥市委托招商合...

合肥蕞新通知!蕞高奖励500万元!

合肥蕞新通知!蕞高奖励500万元!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推进软件名城创建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线日   推进软件名城创建若干政策为加快推进全市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园区建设,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软件产业集聚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政策。   ...

合肥有条“路”叫集成电路!

合肥有条“路”叫集成电路!

  罗云峰与出席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重要嘉宾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于11月16日~18日在合肥举行。11月16日下午,市长罗云峰与西门子EDA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凌琳等出席大会的企业家代表举行工作会谈。省发改委副主任徐志、市委常委袁飞参加会谈。   罗云峰首先对出席此次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合肥坚持把发展战新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合肥约七成存量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

合肥约七成存量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

  大皖新闻讯 9月1日,记者从“合肥这十年”系列发布会获悉,过去十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从3600亿元到1.14万亿元的跨越式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市约70%的存量企业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的,60%的固定资产投资、50%的地方税收增量、70%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60%的新增就业岗位由外来投资企业创造。   十年间,全市引进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