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当“瘦西湖”遇上“巢湖”“科创之城”碰撞出新的火花

admin8个月前 (10-21)合肥产业信息40

  日前,市科技局、生态科技新城携手走进“科创明星”合肥,在巢湖之畔举办扬州市域科创中心科技合作推介会,并开展学习考察活动。两天考察3个点,达成4项科技合作,签约10个科技项目,涉及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创中心建设、“站产城”融合等方面。

  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两座“科创之城”如何携手而行、深化合作?从“瘦西湖”到“巢湖”,我们一路寻找答案。

  实干争先,是扬州2024年关键词。

  “欲争先,先要了解先进,然后才能学习先进,进而成为先进。”新城相关负责人说,合肥是一座创新且富有活力的城市,也是迅速崛起的科技之城,此次科技合作城市选择合肥,就是看中其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实践。

  两天时间,扬州代表团深入考察了安徽创新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高地,充分领略合肥在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科学岛”是合肥久久为功打造的科创策源地,也是扬州这次“科技行”重点关注的考察点。

  远离市区,三面环水,这座“科学岛”藏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创大咖”。在这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已经建成了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以及等离子体所等研究单元和30多个重点实验室,让参观的同志大开眼界。

  “合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速度和规模令人惊叹。”扬州代表团一位成员感慨道,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紧密合作,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无缝对接,科技成果在这里竞相迸发,一批新兴产业乘势而上、一飞冲天。

  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整合科创资源、打造“科学岛”的做法发人深思、值得借鉴。新城作为扬州未来的新城市中心,有需要更有责任高标准建设扬州市域科创中心,让更多创新成果从这里出发,赋能产业发展。

  目前,新城正围绕研发产业、硬核科技、总部经济,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的创新矩阵,力争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成为扬州对接长三角创新要素的枢纽地、中转站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科学岛”西北,“大科学城”比邻而居。

  作为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一极,目前,合肥未来大科学城集中布局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8个,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城市服务等功能。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前瞻布局,让人震撼!”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扬州和新城而言,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布局,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一道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在参观安徽创新馆时,扬州代表团问了一个问题:如何加速完成原始创新“从0到1”的突破,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合肥的回答是——及时捕捉蕞新科技成果,用服务推动成果顺利走出实验室,用政策破解初创期融资难题,用平台促进转化要素精准匹配。

  从科学实验室到科技类大学再到科技型企业,从已建成的“科学岛”到正在规划建设的未来大科学城,合肥正瞄准科技前沿新赛道,攻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近几年,新城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完善功能配套,灵活打造超300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集群,建设华东航空谷、国网双创科技园、扬州数据产业园(软件园)、未来产业园和中国美业港“五大园区”,发布科创政策“十条”、市域科创中心政策“八条”,支持科技人才引进和“创新飞地”建设,一系列举措与合肥不谋而合。“新城‘五大园区’与合肥一些科技园区非常相似,我们正努力寻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蕞优解。”新城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领先一步”,发展“领跑一路”。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等,通过平台建设、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营造敢于转化、乐于转化、便于转化、善于转化的良好氛围,推动扬州前沿科技从研发走向市场。

  从“瘦西湖”到“巢湖”,两个打上“科创”标签的城市,碰撞出新的火花。

  “站在新赛道,扬州与合肥在多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合肥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在人工智能、航空科技、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两地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也可以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

  活动中,新城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沈飞601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国防科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扬州分中心、电子科大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六大科创平台”的项目资源。基于扬州与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广泛共识和各自优势,双方就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4项科技战略合作和10个科技合作项目成功落地。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阵地’,到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新城围绕扬州‘613’产业体系,落子布局‘2+2+N’产业集群和‘165’科创战略,不断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格局。”新城主要负责人表示。

  一次“科技行”,为扬州与合肥之间的科创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及其他先进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扬州科技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科技力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全省唯一城区!蜀山区入选“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市(园区)

全省唯一城区!蜀山区入选“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市(园区)

  据了解,“科创安徽”是安徽省科协在巩固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基础上,打造的服务品牌,旨在打造一批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样板间”,汇集全国、省级学会、基层组织和市县级科协力量,搭建一批创新资源集成共享平台,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组织,形成一批“科创安徽”典型示范模式和具有影响力的工作载体,建立创新资源供给、对接、落地长效机制,探索形成科协组织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  ...

加速!“科大硅谷”蜀山园!

加速!“科大硅谷”蜀山园!

  魅力蜀山、首创之区;科创高地、蜀山气质。   蜀山区把握“科大硅谷”建设机遇,以“全域科创”为统领,全面推进中国科大、科学岛片区建设。   举棋落子、撸袖实干;科创风来、硕果累累。   攻坚号角吹响,随着“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大站、科学岛站先后投入运营,“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大厦(合力大厦B座)、新工科成果转化加速平台(...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合肥经开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其中南区在合肥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经开区。   而北区是原肥西县高刘镇,在2013年9月整体划归合肥经开区并启动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2021年正式挂牌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   “芯屏汽合”中的“芯”和“汽”就是指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内长鑫存储领衔的集中电路产业园和以...

合肥包河:以匠心谋创新

合肥包河:以匠心谋创新

  今天的合肥,宾客汇聚、高朋满座。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此隆重启幕,合肥首次作为主会场精彩亮相,“科里科气”的气质如金秋的桂花香一般,弥漫全城。   “借问花香浓郁处?路人遥指包河区”。   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馆等等,包河一直都是合肥科创资源的汇集地。这些年来,包河不仅“手握良种”,更以...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市政府共同建设,是科技部、教育部2001年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有一中心十分园,并建成3U创客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2011年,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工作,...

合肥将添一家科创驿站毗邻科大

合肥将添一家科创驿站毗邻科大

  5100平米,280个工位,16个独立办公区,创业者可拎包办公,畅享免费网络&hel...   5100平米,280个工位,16个独立办公区,创业者可拎包办公,畅享免费网络......在中科大附近,中国蜀山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已经完成内部装饰,将于月底前正式开业。记者从合肥蜀山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目前已有十几个创业团队来现场接洽,商讨入驻事宜...

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已经竣工,工程正逐步交付使用。日前,继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之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新大科学装置逐步建成使用。对...

合肥市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

合肥市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

  回顾2022,合肥庐阳稳中求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科创动能加速汇聚,创新开放持续深化,城市更新系统推进,民生福祉全民共享,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社消零总额8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守正创新交出卓有成效的年度答卷。   回顾2022,庐阳接续奋斗。连续5年包揽全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等5个“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