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全省唯一城区!蜀山区入选“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市(园区)

admin9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21

  据了解,“科创安徽”是安徽省科协在巩固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基础上,打造的服务品牌,旨在打造一批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样板间”,汇集全国、省级学会、基层组织和市县级科协力量,搭建一批创新资源集成共享平台,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组织,形成一批“科创安徽”典型示范模式和具有影响力的工作载体,建立创新资源供给、对接、落地长效机制,探索形成科协组织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

  ‍合肥市70%的科教资源坐落蜀山区,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0余所,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60多个,以及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105个,汇集了10万多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学生,科教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区居于领先位次。拥有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示范园区、合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等专业载体,世界之窗、万创网易云等30余家众创空间、孵化器。‍

  近年来,蜀山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等20余项国家级桂冠,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36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25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2.03件,在蜀山区服务院士达81人,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

  ‍“中国环境谷”产业集群初步显现,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等20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4家市级以上创新服务平台。拥有1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级工程研究中心38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数48个、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院士工作站10家、博士后工作站16家。四次以全省头部的成绩荣获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充分利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发资源,谋划发展环境产业,打造环境产业集群——“中国环境谷”。集聚了以启迪数字环卫、湖南力合、中水三立等为代表的环境领域重点企业139家,拥有27家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形成“环保科技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全环保产业链的框架体系。2020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相继出台《关于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蜀山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蜀山区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创新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搭建一批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税收、运营、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等全链条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产品不断丰富,设立蜀山区科创产业发展母基金(含引导基金和直投基金),吸引带动其他社会基金投资区内优质科创企业和项目。‍‍‍

  按照中科协《“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省科协《“科创安徽”建设方案》相关部署要求,蜀山区将充分利用科协系统及其学会的优势资源和平台载体,聚焦环境保护、数字经济等产业,以区域建平台、促转化、助产业为主线,推动一个融合,即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两个机制,即科技经济融合统筹协调机制、“科创安徽”试点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构建两个体系,即服务成果转移转化应用保障体系、服务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依托全国全省学会、高校科协、科研院所的专家资源,吸引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组建一支“环保专家服务团”。围绕环保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科技服务。建设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推动科技科普惠及于民。凝聚优秀科技工作者,把科技创新要素引入蜀山,推动“全域科创”的格局完善,“科创安徽”蜀山试点服务科技创新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打造具有蜀山特色的“科创安徽”品牌。

  下一步,蜀山区将广泛联系承接中国科协、省科协组织优势、学会人才优势,全面落实合肥市、蜀山区“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会议精神,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助力蜀山区“全域科创”发展,把蜀山区建设成为创新要素富集、创新主体活跃、新兴产业蓬勃、创新文化繁荣、创新环境卓越的安徽蕞具创新力的都市核心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年来合肥市科技创新指数逐年攀升

三年来合肥市科技创新指数逐年攀升

  近年来,合肥推进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综合创新实力显著增强。记者获悉,合肥市科技创新指数逐年攀升,2019年为234.1,2020年提高到331.6,2021年达到379.3,2020年、2021年的科技创新指数增幅分别达到97.5、47.6。   创新指数的持续增长,源于合肥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的落地。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这些年来,合肥持...

以“产业+科创”建设一流园区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以“产业+科创”建设一流园区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经济日报合肥讯(记者白海星 通讯员李长龙)不久前,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创新枢纽的嘹亮号角:让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强势,通过“产业+科创”战略打造一流园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走进蔚来汽车合肥基地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器臂抓取、放置、切割、铆接,动作连贯迅捷。基地负责人介绍,车身生产车间有307个机器人依既定程序工作,自动化率达到...

全面创新机制这个园区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

全面创新机制这个园区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面创新机制这个园区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   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累计举办大型“合创汇”“未来汇”品牌活动超100场,并首次在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举办侨梦苑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各类双创活动超1500场,帮助200余个项目获融资1...

加速!“科大硅谷”蜀山园!

加速!“科大硅谷”蜀山园!

  魅力蜀山、首创之区;科创高地、蜀山气质。   蜀山区把握“科大硅谷”建设机遇,以“全域科创”为统领,全面推进中国科大、科学岛片区建设。   举棋落子、撸袖实干;科创风来、硕果累累。   攻坚号角吹响,随着“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大站、科学岛站先后投入运营,“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大厦(合力大厦B座)、新工科成果转化加速平台(...

北雁湖、537亩、投资26亿!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来了

北雁湖、537亩、投资26亿!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来了

  据安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消息,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设计总承包项目招标。   项目位于高新区柏堰湖畔,总体规划用地约537亩,项目投资估算高达26.3亿元(暂定)。   项目采用设计总承包模式,红线万平方米,统筹研究范围包括周边水系、绿地等在内的约1000亩范围,其中部分单体的建筑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详见设计任务)。   按...

十年扬帆远航!他怀揣科大情怀投身科大“硅谷”建设

十年扬帆远航!他怀揣科大情怀投身科大“硅谷”建设

  202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打造“科大硅谷”蜀山园,在合肥乃至安徽的科创发展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一粒“良种”,科大让合肥科创渐渐长成参天大树,汇成一片森林。而要论科大“辐射”效应蕞强处,莫过于合肥蜀山区。   10年间,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7家,增长到344家;10年间,从围绕合肥市“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

十年铸就合肥“蝶变”

十年铸就合肥“蝶变”

  今日起,本报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下,开设子栏目“非凡的成就 安徽这十年”,全面展现10年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凝聚奋进力量。   本网讯(记者 许根宏 许蓓蓓 洪放)连日来,合肥市产业发展“大动作”精彩纷呈:德国大众在合肥成立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公司;比亚迪合肥基地整车下线,该基地项目一期总...

单季增12万平管理面积文科创园区运营龙头德必集团拉开逆势增长序幕

单季增12万平管理面积文科创园区运营龙头德必集团拉开逆势增长序幕

  专注文科创产业园区领域并拥有多项竞争优势的德必集团300947),有望在自身新项目进入盈利期和城市更新改造浪潮中,迎来业绩再度爆发。   2022年10月25日,率先布局文科创园区运营领域并成长为行业龙头的德必集团(300947.SZ),交出了三季度业绩答卷。   公告资料显示,在主要业务地上海经历疫情冲击以及不少新拓展项目处于改造、招商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