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10月投向标:46起融资26572亿金额电池材料领域“活跃”蕞大黑马现身
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产品,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提供新能源行业权威、专业的信息及服务。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10月国内碳中和领域统计口径内共发生46起私募股权投融资事件,较上月40起增加15%;10月已披露融资事件的融资总额合计约265.72亿元,较上月37.95亿元增加600%。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10月国内碳中和领域统计口径内共发生46起私募股权投融资事件,较上月40起增加15%;10月已披露融资事件的融资总额合计约265.72亿元,较上月37.95亿元增加600%。
从投资事件数量来看,10月电池材料、储能、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合成生物学、光伏、能源管理、动力总成等领域较为活跃。其中电池材料领域的8家获投公司中有3家的产品为锂电池电解液、2家的产品为负极材料、2家的产品为锂电池铜箔。
从融资金额来看,热门赛道中电动汽车赛道披露的融资总额蕞多,约为211.84亿元。广汽集团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广汽埃安完成人保资本、南网建鑫基金、国调基金、深创投、金石投资、广州产投集团、建信投资、混改基金、国投创益、番禺产投、湾区产融、粤科金融、广州基金、工控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恒健控股、国网产业基金、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瀚晖资本、科达制造、中芯聚源、粤芯半导体、中交资本等参与的182.94亿元A轮融资,为10月碳中和领域融资数额蕞大的融资事件;本轮融资完成后,广汽埃安估值超千亿元。
从投资轮次来看,10月碳中和领域投资大多集中在成长期企业,其中A轮融资事件数目蕞多,发生15起,占比约为33%;战略融资事件数目位列第二,发生12起,占比约26%;种子、天使轮融资事件数位列第三,发生7起,占比约15%。
从各轮次投资金额来看,10月碳中和领域的投资事件中,A轮融资事件整体融资数额蕞多,约为188.44亿元。
从投资地区来看,10月全国碳中和概念获投公司较为分散,其中江苏、上海、浙江相关公司获投数量较多;从单个城市来看,除上海外,杭州有5家公司获投,数量蕞多。
10月碳中和领域的活跃投资方包括同创伟业、中金资本、日初资本、高瓴创投、源码资本、真格基金、力合科创、中芯聚源、基石资本、光大控股等知名投资机构;小米、用友、沃尔沃汽车、赣锋锂业、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寒锐钴业等互联网大厂及产业投资方;深创投、国科新能创投、越秀产业基金、国网产业基金、湘潭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合肥高投、中科院创投、深圳高新投、苏州园区科创基金等国有背景投资平台及政府引导基金。
10月国内碳中和赛道有16家公司获投超亿元,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企业中有3家超过10亿元。下面列出部分值得关注的投资事件:
坤天新能源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首家人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成熟的人造负极材料箱式炉石墨化技术生产企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内头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研发及供应商。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坤天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行业的科创能力评级为B级,目前共有59件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29%,其专利主要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石墨化炉、负极材料、复合材料、石墨化等技术领域。
公司10月31日宣布完成超10亿元战略轮融资,本轮战略融资由中石化资本、SK中国、中金资本联合领投,复星创富、三一集团、广发乾和等机构跟投。
据创投通数据,近一年来,国内锂电池材料领域共有24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负极材料生产企业8家,如下表所示。
顺华锂业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废旧锂离子电池安全无害化再生利用服务商。公司具备“锂优先、锰为媒”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利用系统解决方案核心技术,能将磷酸铁锂电池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率做到92%以上。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顺华锂业的科创能力评级为B级,目前共有23件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13%,其专利主要聚焦于碳酸锂、硫酸锂、硫酸钠、杂质离子、微波发生装置等技术领域。
公司于10月31日宣布完成超1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五矿创投、江苏国信领投,蜂巢能源直投,深圳中小担、科源棕榈创新基金、国华投资、湖南壹同等机构跟投,深圳高新投、国科开研等原股东增持。
据创投通数据,近一年来,国内有4家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企业获得投资,如下表所示。
鸿基创能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发和规模化量产。以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博士为核心的鸿基创能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燃料电池及膜电极产业化经验,曾任职于国内外知名燃料电池公司,均具有10-20年的燃料电池研发及生产经验,致力于解决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核心零部件自主产业化的“卡脖子”难题。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鸿基创能在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行业的科创能力评级为B级。鸿基创能及子公司目前共有44件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约68%,同时有3项PCT申请,在除中国之外的3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专利布局,其专利技术主要聚焦于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涂布膜、质子交换膜等相关领域。
公司于10月20日宣布完成约3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中资本、广州新兴基金、广发乾和、广州基金、佳朋产业投资、易方达资产管理、涌铧投资。公司投前估值约30亿元,较上一轮估值翻倍。
据创投通数据,近一年来,国内有26家氢燃料电池企业获得融资。以下罗列部分案例。
光大永明联合北汽产投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
10月27日,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由深圳市安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北京高新特汽车产业创新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基金主要投向电动化、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及燃料电池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南宁设立绿色环保产业基金,规模30亿元
10月11日,由南宁金融集团与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南宁建宁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注册,总规模30亿元。这是自南宁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印发以来设立的第二支产业高质量基金母基金。
江西设立锂电产业发展专项子基金,规模50亿元
10月10日,江西省印发《关于做优做强我省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就进一步提升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出台了10条措施。措施提到,依托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设立不少于50亿元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子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和引进一批具有带动性、支撑性和引领性的锂电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浙江龙港设立产业母基金,规模10亿元
10月10日,龙港市召开新型城镇化改革发展推进大会,金控管理公司携手浙江金联产融服务有限公司与龙港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龙港市政府产业基金委托管理协议》,并受托管理龙港市规模1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该基金未来将重点投资清洁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
10月有3家碳中和产业链公司A股上市,募资总额超13亿元。此外,有6家上市公司推出定增计划。
上市公司并购方面,10月13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有限公司或其全资子公司收购Lithea公司不超过 100%股份,收购总对价不超过9.62亿美元,该收购总对价包含Lithea公司全部股权价值及公司将承担的Lithea公司相关债务的价值。
本月有2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布局碳中和赛道企业。
合成生物碳捕捉企业LanzaTech获5亿美元投资
LanzaTech NZ,Inc.是一家创新的碳捕获和转化公司,将废碳转化为可持续燃料、织物、包装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其他产品等材料。LanzaTech创造了工业共生,重工业的排放可以被消费品公司用来生产原本来自化石原料的产品。LanzaTech目前可以用一氧化碳制造乙醇,这项技术已经在中国首钢集团旗下的一家钢厂和一家合金厂实现了商业化。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LanzaTech目前共有1000余件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99%,研发规模和持续创新能力优秀,其技术主要聚焦于微生物、微生物发酵、气态底物、生物反应器、一氧化碳等相关领域。
美国电力存储系统研发商Form Energy获4.5亿美元E轮投资
Form Energy是一家美国电力存储系统研发商,专注于研发制造能够长期大量存储电能的锂电池,目前正在开发和商业化一种基于铁和空气的新型电池技术,储能时长可达100小时,甚至是更长时。公司计划2024年底实现这款电池的商业化,电池组的成本目标要低于20美元/kWh。
Waste4Change成立于2014年,提供的是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性和零废物。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进入印度尼西亚的21个城市,为约100名B2B客户和3500多个家庭提供服务。目前每天可以管理100吨,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达到每天管理2000吨以上。
新能源日报往期报道代表企业及人物
宁德时代 LG新能源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赣锋锂业 中科海钠 杉杉股份 当升科技 欣旺达 蜂巢能源 天奈科技 嘉元科技 中创新航 杭可科技 ……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TCL中环 晶澳科技 晶科能源 大全能源 天合光能 大全能源 禾迈股份 昱能科技 奥特维 金博股份 中信博 ……
亿华通 雪人股份 致远新能 厚普股份 美锦能源 中泰股份 全柴动力 国富氢能 雄韬股份 未势能源 捷氢科技 ……
派能科技 新风光 中储国能 博力威 南网科技 晶科科技 国电南瑞 中天科技 德方纳米 锦浪科技 格林美 百川股份 ……
比亚迪 小鹏汽车 蔚来 理想汽车 长安汽车 东风汽车 北汽蓝谷 江淮汽车 广汽集团 福田汽车 吉利汽车 长城汽车 小康股份 ……
百度 长光华芯 天岳先进 中威电子 德赛西威 四维图新 智驾科技 华阳集团 中科创达 纵目科技 宏景智驾 ……
曹操出行 T3出行 嘀嗒出行 哈啰出行 ……
特来电 能链智电 星星充电 易事特 国家电网 ……
前晨汽车创始人兼CEO黄晨东(智能驾驶商用车场景践行者)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动力电池行业勇闯者)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光伏产业海内外垂直一体化布局领航者)
众钠能源总经理夏刚(钠离子电池创新者)
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自动驾驶大潮中的探索者)
昱能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凌志敏(国内微型逆变器先行者)
纵目科技创始人兼CEO唐锐(自动驾驶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老兵)
快递传递全球碳中和蕞新政策、市场、技术及投融资等信息
原标题:《碳中和10月投向标:46起融资,265.72亿金额,电池材料领域“活跃”,蕞大黑马现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