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安徽头部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落户合肥,标志着合肥市利用外资工作拉开了序幕。
头部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落户合肥。此后,佳通轮胎通过与安徽轮胎厂合资、日立建机与合肥矿山机械厂合资在合肥落户。
合肥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合肥市委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合肥成立外资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外资办),与市计委项目办合署办公。
成立了合肥市外资企业服务办公室(简称外企办);外资办和外企办统一受市外资委领导,这大致拉开了合肥市招商引资的大幕。同时,合肥高新区、经开区分别于1991年3月、1993年4月设立,成为合肥市招商引资主战场。
外资办、外企办、经协办合并,成立合肥市招商局。
招商引资被列为合肥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头部要事”,同步开始掀起以改善投资环境为核心的机关“效能革命”,2005年底合肥市头部批招商小分队出征,开启了合肥“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征程。
合肥市成功招引显示屏企业京东方,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合肥招商引资工作重要的转折点,自此开始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紧盯产业、紧盯产业链、紧盯目标企业招商的合肥招商引资之路。这一时期是合肥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合肥市围绕重点产业,以“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模式积极实施产业招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成功打造了合肥“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的产业集群。
合肥市又未雨绸缪,着力储备、培育以量子通信、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强调“发展头部要务”必须靠招商引资头部要事来保证。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了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
目前全市存量企业中有70%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的,招商引资推动了合肥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合肥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不断实现新跨越,完成从“三线”到“强二线
合肥市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合肥制造”正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十二五”以来,合肥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8%,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8年,战新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44.8%。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
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为64.4%。2018年,全市家电产业增速19%,“四大件”产量均突破千万台。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2018年增长31.4%,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超六成。
瞄准前沿和高端,提前布局,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5G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项目。4
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48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45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89家,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11位。
通过招商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吸引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肥就业创业。全市已集聚各类人才176.1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来肥外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连续两年位列外籍人才眼中蕞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甲。
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合肥北航科学城、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大批协同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占全省总数的39.1%。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平台155家。
按照“做强现有产业、发展战新产业、瞄准未来产业”的路径,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在材料、装备、终端和应用领域谋划引进优质项目,做强、做优、做全产业链,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继续用好各类产业基金工具,扩大引导基金规模,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产业招商的引导、放大等杠杆作用和市场化基金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积极推动招才引智工作,利用好人才这个头部资源,吸引优秀人才汇聚到合肥,为产业发展、项目招商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保障。
围绕“芯屏器合、集中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力度,顺“藤”摸“瓜”,使用产业生态更加枝繁叶茂;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大力引进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和平台项目;围绕合肥城市的核心功能和发展布局,以招商引资来强化优势、补齐短板。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彰显合肥开放优势的“金名片”,是推进合肥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是合肥招商引资蕞重要的“本钱”,必须精心呵护、倍加珍惜、不断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