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注重优化引资结构
通过大力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有目的地关闭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等措施,合肥市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进口废旧电脑设备组装加工、全钢子午胎翻新等一批不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导向和环保要求的项目,近日均被该市拒之门外。同时,德国大陆轮胎、神州数码、捷敏电子等一批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项目纷纷落户。
合肥市积极推进环境建设和效能革命,设置规划、环保、土地三道门槛,把好招商引资质量关口。对经批准设立的工业投资项目,由政府财政资金“埋单”,快速办结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出台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31条政策,取消了37项工业投资类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拿出6900多万元为全市1610个工业投资项目“埋单”,工业实际引资67.2亿元,引进工业项目230个。其中,新引进投资总额在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1个。全市上半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9.8亿元,同比增长73.8%,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41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100.9%。
合肥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多次组织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及招商小组赴杭州、宁波等地上门招商,参加福建国际招商月、深圳投资项目对接会、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招商活动。在安徽省政府举办的香港徽商大会上,合肥市共签订21个项目,总投资21.19亿美元,合同外资13亿美元,签约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首位。
在引资数量和质量提升的同时,合肥注重优化引资结构,重点在工业类投资上实现突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市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工业项目23个,同比增长228.6%;新批合同外资工业项目500万美元以上的有10个,同比增长100%。今年初确定的26个重点推进招商项目,目前已有50%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记者 何聪)
合肥科技环保并重 设3道“门槛”拒“三高”项目
合肥市启动“金融大篷车”活动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亚行贷款1.36亿援助巢湖崩岸合肥段综合治理工程
合肥加快大城市建设 “十一五”期间投资逾千亿
发展改革委就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进行调研
避免流于形式 合肥不再刻意搞为民办实事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