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专精特新安徽合肥祭出哪些招引培育超级政策方法?
6月13日上午,《合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详细制定了专精特新倍增路线年,培育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推动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选取该政策供参考。
01安徽合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居省会城市第六
近年来,合肥市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政策、人才、投融资等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培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合肥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户,占全国1.3%,居省会城市第六位;培育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82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3户,评定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7户,逐步形成“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五企共育的良好发展态势。
合肥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生产经营稳。2021年,6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均实现营收5.59亿元,平均增长率达19.4%;户均实现利润5780万元,是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的2.3倍。已有12家“小巨人”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占比16%。
二是创新能力强。2021年,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均研发投入强度约6%,高于规上工业3.4个百分点。户均拥有发明专利27项以上,拥有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0项以上;超七成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四成企业拥有博士后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
三是专业程度高。从行业领域来看,80%以上的“小巨人”企业属于制造业,在细分行业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超三分之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七成以上的企业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如芯碁微装生产的高端光刻装备在集成电路制版、晶圆级封装和3D封装等领域优势突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科创板“光刻机头部股”。万瑞冷电生产的深低温装备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散裂中子源、集成电路等国家重大科学领域,在低温真空泵和气体纯化器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
02安徽合肥:统筹兼顾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将专精特新作为“稳主体、增主体、强主体”的重要抓手加以推进,细化实化国家、省关于专精特新系列文件要求。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确定发展目标的同时,在核心思路上,《行动计划》突出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兼顾“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标准、高质量承接省级《行动方案》的“规定动作”,所有条款能细化量化的全部细化量化,在培育“小巨人”企业和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交所上市、亩均效益评价、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大支持。
二是统筹兼顾“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行动计划》在制定中充分吸收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等现行产业政策,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土地、融资等要素支持,提升了中小企业政策感知度;《行动计划》注重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场化运营水平,增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争力,加快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是统筹兼顾“短期补链”和“长期强链”,《行动计划》突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的有机结合,提出聚焦重点产业链,遴选培育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供需双方就地链接,补齐产业链“薄弱缺”环节。同时,《行动计划》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明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路径,通过实施“智改数转”、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强化培育诊断等有力举措,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和能级。
03安徽合肥:十大举措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一是企业引育,对引进、培育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给予蕞高100万元奖励,对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蕞高20万元奖励。
二是鼓励上市,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后备库,量身定制上市辅导服务,对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的蕞高给予300万元奖励,当年成功上市的再奖励100万元。
三是“工赋”应用,建设“工赋合肥”综合赋能中心,为企业提供上云培训和供需对接,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普及、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提升改造升级,给予蕞高200万元奖励。
四是补链强链,分产业链梳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每条产业链培育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大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推介,推动供需双方就地链接。
五是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
六是拓展融资,支持地方国有金融机构设立专精特新专项融资产品,鼓励企业通过政信贷融资,加强培优基金等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对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力度。
七是开拓市场,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典型宣传活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报价按蕞高优惠幅度给予扣除,以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支持企业参加中博会等一流展会。
八是要素保障,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租赁国有标准化厂房的予以优先安排,在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中予以加分、升档或保档。
九是提升服务,各类服务平台每年开展服务不少于200场、服务企业不少于2000家次,为企业免费提供对标诊断、技术改造评估等服务。
十是培训交流,通过直播、录播等形式,每年提供不少于100课时免费在线课程,加强与国内一流高等院校合作,组织开展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据介绍,合肥市将持续贯彻国家、省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大力实施倍增培育行动计划,抓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共享机制,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千企行”活动,引导各类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力争2022年新增100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冠军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