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2021年土地年报54宗砍下618亿24宗触顶!
商积极推盘入市、购房市场观望情绪浓等。眼瞅着2021年即将成为过去式,回顾今年房地产,调控、活下去、抢房大战、房贷利率居高不下等,可谓是房地产市场“冰”与“火”两重天的线淘房&安徽楼市年终策划《跨越:数说2021》,通过全方位的数据,来呈现出全年的楼市脉动。
总成交54宗涉宅用地,揽金超618亿!24宗地达蕞高限价,23宗地块楼面价过万,11宗地触发摇号,滨湖蜀山高新炙手可热!
加大土地供应的2021,经过三次集中供地,对楼市有何影响?一起来看独家数据。
2021年,合肥市区成功出让54宗涉宅用地,相较于去年出让的34宗涉宅用地,有大幅增长,同比增长了58.8%。
同时今年涉宅地块的成交总收入约618.62亿,成交面积约6377.85亩。不管是成交金额,还是成交面积都远远超过去年。
此外今年上半年土市热度较高的情况下,依然有1宗地块流标。该地块来自经开,首次入市流标,好在后期被置地拿下,就是现在的置地天玺项目。
这些成交的涉宅地块中,有24宗地达蕞高限价,23宗地块楼面价过万,11宗地触发摇号,滨湖蜀山高新包河等依然是炙手可热的区域!
今年也是合肥首次采用“集中供地”的一年,土拍规则也有相应的调整。从“价高者得+蕞高限价时转竞配建租赁住房+摇号”,到“竞装配率、竞品质”的模式。
自此,合肥也成为“竞品质”行列的城市之一。该项政策的出台,严格指导了装修标准,也给买房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另外,每宗地块的住宅毛坯备案价被限死,也意味着,未来合肥的房价格局已定。
今年合肥市区全部土地成交金额达639.61亿元,为近五年之蕞,仅次于2016年。
其中仅涉宅用地的成交金额就超618亿,依然远远超过近五年所有类型地块的卖地收入。也就意味着,今年宅地的卖地收入再攀新高。
从2015-2021年的出让面积数据中,可以看出,今年合肥市区土地总成交面积达7686.55亩,约512.44万㎡。
根据2021年合肥市区涉宅用地出让分布图显示,经开区是本年度供地大户,成功出让涉宅用地11宗,成交面积约120.47万㎡,成交宗数、面积均位居榜首。
不过,其中有4宗地来自空港,1宗为租赁住房用地,核心区成交可对外出售的涉宅地块是6宗。
从成交数量上看,新站区成功出让10宗宅地,排名第二;蜀山区成功出让9宗宅地,排名第三。
从成交面积上看,新站区成功出让72.1万㎡,排名第二;包河区成功出让51.82万㎡,排名第三。
从这些达蕞高限价地块分布来看,经开区2宗、瑶海区2宗、包河区4宗、庐阳区2宗、新站区6宗、滨湖区4宗、蜀山区4宗。
其中,新站区地块非常抢眼,有6宗地块达蕞高限价,虽然区域土地和新房供应都不少,区域楼盘竞争压力大。但其也是月度销量前一前二的区域,说明新站区依然是合肥刚需置业的主要区域,买房人中,刚需占比依然很大。
另外,据统计发现今年有23宗涉宅用地的成交楼面地价达到1万/㎡以上。其中滨湖区7块、包河区5块、经开区4块、庐阳区4块、蜀山区2块、瑶海区1块。
成交楼面地价达到1.5万/㎡以上的有4宗,均来自滨湖区。且滨湖还产生了合肥今年唯一一宗竞品质地块。
由此可见,滨湖、包河区域依旧是炙手可热的区域。追求高端改善的买房人可以关注一下区域楼盘。
而且今年摇号的11宗地块中,经开1宗、包河3宗、庐阳1宗、滨湖3宗、蜀山3宗。
2021年合肥的土地市场依然被大家熟知的房企“承包”,置地、伟星、招商、合肥城建、佳源、龙湖等房企纷纷拿地。
今年置地在合肥拿下5宗涉宅用地,其中3宗在滨湖(包括1宗竞品质地块),1宗在包河,1宗在经开,均是热门区域的优质地块。
置地作为安徽本土房企,其实力一直比较雄厚,其打造的也一贯是高品质改善住宅产品。
位居第二的也是安徽本土企业伟星,今年在合肥市区拿下4宗地块,2宗位于蜀山、1宗位于经开、1宗位于瑶海。
其次,华侨城(4宗地块全部位于空港)、招商、合肥城建实力也不容小觑,拿地十分积极。
2021房企拿地金额TOP10中,合肥城建以约62.8亿夺得榜首,合肥城建今年虽然只拿了3宗涉宅地块,但其中包河区BH202105号地块是一宗278.04亩的巨无霸地块,仅这1宗地就超41亿元了。
此外,置地、高速位列拿地金额第二和第三名。置地拿地数量较多,且多来自滨湖、包河区域,地价本身就较高;高速虽然只拿了2宗地,但都来自高新区的巨无霸地块,面积分别达219.46亩和318.39亩,总价自然就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置地、伟星、招商、合肥城建、高速等房企位居榜单前列,均是本土实力企业或是国企、央企。
可见,在今年房企的生存颇为艰难(融资难、回款难、成本高)的情况下,这几家房企表现出来的魄力和财力都十分惹眼。
结合今年房企的拿地情况,我也盘点了目前品牌房企在合肥的涉宅用地土地储备情况,合肥城建、置地、招商位列前三甲。
1、统计地块为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15日出让的合肥市区涉宅用地;
3、联合开发项目算入拿地一方的土地储备,联合拿地项目算入拿地双方的土地储备;
从前十强来看,央企和国企占据4席,安徽本土房企有3家。自房企资金管理新规“三条红线”政策以来,高负债率的房企扩张被抑制,甚至出现暴雷情况,而央企、国企,以及本土房企因雄厚的实力背景,受影响较小。
整体来看,前十强房企的土地储备面积相差还是较大。自土拍规则出现“摇号”以来,房企拿地除了靠资金,还得有运气,这也导致开发商拿地集中度降低。
这十强房企储备地块共有18个,除了瑶海、新站各3个以外,其余均分布于合肥较为热门的西南区域,如滨湖、包河、经开等。
楼市的“分化”不仅体现在买房人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开发商的选择上。即使是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也更倾向于拿热门区域的地块,虽然很贵,但安全性也更高。
因此,2022年合肥西南片区的热度还将持续,滨湖、经开将成为主要供应区域,高新的供应依然紧缺。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