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以“产业+科创”建设一流园区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admin6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14

  经济日报合肥讯(记者白海星 通讯员李长龙)不久前,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创新枢纽的嘹亮号角:让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强势,通过“产业+科创”战略打造一流园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走进蔚来汽车合肥基地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器臂抓取、放置、切割、铆接,动作连贯迅捷。基地负责人介绍,车身生产车间有307个机器人依既定程序工作,自动化率达到97.5%。科技赋能智能制造,奠定了企业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蔚来汽车所在的合肥经开区,从制造业起步,由弱变强,正咬定“产业+科创”发展方向,营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个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以产业创新开创新局,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表示。

  合肥南艳湖畔,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内的监测大厅各种仪器设备正全方位监测桥梁、燃气、热力、供水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况。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嫁接,该院城市安全管理的“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推广至全国数十个城市并走向世界舞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

  如何有效提升创新驱动力?在合肥经开区科技局局长邵志理看来,不能抛开产业这个蕞大优势谈创新、搞科技,“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蕞大程度产业化”。他们一方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孵化器,嫁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之关联产业,加速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与清华、中科大等院所合作,推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七大创新平台”产业化,着力打造世界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电动汽车等产业集群。

  依托创新平台,合肥经开区大力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四个倍增”(数量、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计划,运用创新券、科技贷、高企贷等手段,设立基金大厦,聚集基金成林,构建科技企业成长生态体系。

  “‘产业+科创’的发展模式,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合肥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局长胡文亮介绍,该区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中,着重引入具有独特创新技术的企业和平台,作为相关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驱动,配合产业链条的完善和补缺,推动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

  “合肥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当家,明天还得靠创新发家。”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将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快迈向全球科创新枢纽,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奋力实现从科教基地向科创名城飞跃。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科创产业”助力合肥经开区“二次腾飞”

“科创产业”助力合肥经开区“二次腾飞”

  “科创产业”助力合肥经开区“二次腾飞”   夯实“两湖科创圈”、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链高端化……近年来致力 于构建“科创产业”生态圈的合肥经开区,擂响了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实现“二次腾飞”的战鼓。   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华东产业基地,聚焦...

上海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设立深圳光明设立200亿基金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启动一周产业基金

上海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设立深圳光明设立200亿基金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启动一周产业基金

  过去的一周,国内有多支大额产业基金设立,亮点来自上海、广东、陕西等地:上海成立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规模200亿元;深圳光明设立200亿基金,服务于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发展;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启动,总规模100亿元;合肥设立百亿母基金,助力制造强县、科创强县、农业强县“三个强县”建设。   近日,在上海2023临港科创大会上,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设立,基金规模200亿元...

北雁湖、537亩、投资26亿!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来了

北雁湖、537亩、投资26亿!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来了

  据安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消息,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设计总承包项目招标。   项目位于高新区柏堰湖畔,总体规划用地约537亩,项目投资估算高达26.3亿元(暂定)。   项目采用设计总承包模式,红线万平方米,统筹研究范围包括周边水系、绿地等在内的约1000亩范围,其中部分单体的建筑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详见设计任务)。   按...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合肥经开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其中南区在合肥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经开区。   而北区是原肥西县高刘镇,在2013年9月整体划归合肥经开区并启动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2021年正式挂牌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   “芯屏汽合”中的“芯”和“汽”就是指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内长鑫存储领衔的集中电路产业园和以...

合肥县区局长话科创:构建全域创新发展大格局

合肥县区局长话科创:构建全域创新发展大格局

  坐拥江淮,环抱巢湖。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把创新作为头部动力,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十三五”期间,合肥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2020年,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2021年再进一位。今年上半年,合肥GDP增长2.9%,增速与宁波并列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1月份至7月份,合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增速均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   合...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市政府共同建设,是科技部、教育部2001年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有一中心十分园,并建成3U创客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2011年,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工作,...

合肥市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

合肥市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

  回顾2022,合肥庐阳稳中求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科创动能加速汇聚,创新开放持续深化,城市更新系统推进,民生福祉全民共享,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社消零总额8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守正创新交出卓有成效的年度答卷。   回顾2022,庐阳接续奋斗。连续5年包揽全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等5个“百强区...

合肥市蜀山区奋力推进“全域科创”战略

合肥市蜀山区奋力推进“全域科创”战略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   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始终将科技创新贯穿发展的主旋律,今年更是以“科大硅谷”蜀山园建设为核心,加快实施“全域科创”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区域、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以全省头部、全国第27位入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并成为“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区。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跨越,蜀山都在铸造一个科创强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