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三年来合肥市科技创新指数逐年攀升

admin6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15

  近年来,合肥推进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综合创新实力显著增强。记者获悉,合肥市科技创新指数逐年攀升,2019年为234.1,2020年提高到331.6,2021年达到379.3,2020年、2021年的科技创新指数增幅分别达到97.5、47.6。

  创新指数的持续增长,源于合肥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的落地。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这些年来,合肥持续推进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综合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合肥主要创新指标大幅跃升。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4.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5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6.4倍;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由88.22亿元增长到866.97亿元、增长8.8倍……

  近年来,合肥一直坚持高位谋划推动,抓好顶层设计,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021年,合肥出台了《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制层面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树立“科技即产业”的发展理念,成立了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科技工作机制,调度推进科技改革、科技项目、科技政策等重大事项,充分利用全市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构建了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格局。

  在合肥,创新人才能更加愉快创新。因为除规范化制度外,合肥还全力提升创新服务。例如,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同时,推动科技攻关机制改革,采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着力解决重点领域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同时,合肥不断强化政策资金引导。逐年修订调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运用“借转补”、科技金融等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蕞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74.1亿元,较2012年增长6.7倍。

  科技型企业的培育与科技成果的应用,都离不开成果转化服务。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合肥建立了全链条、闭环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企业与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服务。

  从成果转化的“发现端”便介入,合肥通过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让成果宝藏不再被“埋没”。同时,对发现的科技成果,合肥建立了概念验证中心,多维度评价科技成果在技术、经济等方面价值。此外,合肥打造了“‘科里科气’科创荟”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品牌,常态化组织路演活动,嫁接科技成果与应用市场。在此基础上,合肥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自主,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头部撬动力”作用。

  在成果应用上,突出重点领域、先试先用,合肥打造了首批155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首创建立场景创新中心,让成果应用“显而易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不但要有持续、强力的支持,还要有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合肥坚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创新,打造出大胆创新的“一片天地”,充分释放各类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释放企业创新潜力。

  ”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获批G60科创走廊城市合作园区8个……一直以来,合肥坚持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将每年的9月20日设立为“合肥科技创新日”;建成运行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积极举办全球科大人创新创业大赛、合肥市“三创”大赛、科技活动周等系列赛事活动……一直以来,合肥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曾经,合肥靠创新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今天,合肥靠创新当家。在科技强国中担纲承梁,打造出一个个产业地标,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沿着创新之路,合肥正靠创新发家,一路飞奔,逐梦前行。(合报全媒体记者刘畅司晨)

  来源: 合肥在线作者: 刘畅司晨

  合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合肥已发放1.3万余张家政服务证

  合肥20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迎来新进展

  合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合肥已发放1.3万余张家政服务证

  合肥20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迎来新进展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会议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次主任会议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市政协十五届十七次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会议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次主任会议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

  市政协十五届十七次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烤”验 合肥市瑶海区城管局战高温实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3图】新站区招商直租政府政策支持园区配套完善交通便利合肥新站职教城浙大校友(合肥)科创中心写字楼出租-合肥58同城

【3图】新站区招商直租政府政策支持园区配套完善交通便利合肥新站职教城浙大校友(合肥)科创中心写字楼出租-合肥58同城

  新站区 - 职教城 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新站高新区智慧产业园A2栋3楼   浙大(合肥)科创中心由新站高新区与浙江大学科技创业有限公司、合肥友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凭借“保姆式”管理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新的体验式开放平台;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产城融合理念,倾力打造“园区配套服务提供商、企业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特色园区运营招商:自营、招商部直租无中...

一江清水万重山丨科大硅谷:“科漂”乐园创新“硅”处

一江清水万重山丨科大硅谷:“科漂”乐园创新“硅”处

  蕞近几年,合肥频频“出圈”,靠着过硬的科技创新能力,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形象,成为“科漂”们逐梦的首选之地。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7月9日,“一江清水万重山”采访团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实地探访被称为“科漂”乐园的科大硅谷。   在科大硅谷诞生之前,科创资源丰富是合肥这座城市的底色。而合肥在科创领域的成功“出圈”,背后少不了一所大学的支持。上...

上海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设立深圳光明设立200亿基金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启动一周产业基金

上海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设立深圳光明设立200亿基金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启动一周产业基金

  过去的一周,国内有多支大额产业基金设立,亮点来自上海、广东、陕西等地:上海成立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规模200亿元;深圳光明设立200亿基金,服务于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发展;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启动,总规模100亿元;合肥设立百亿母基金,助力制造强县、科创强县、农业强县“三个强县”建设。   近日,在上海2023临港科创大会上,临港新片区科创基金设立,基金规模200亿元...

中安创谷:“独角兽”奔跑的“黄金谷”

中安创谷:“独角兽”奔跑的“黄金谷”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安创谷:“独角兽”奔跑的“黄金谷”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当这个名称被引入创业投资领域后,很快在业界达成共识:独角兽企业,即指具备颠覆性、创造力和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引领新时代创新经济根本能力的企业。   在...

云聚滨湖科创未来|“科里科气”的云谷创新园即将开园啦!

云聚滨湖科创未来|“科里科气”的云谷创新园即将开园啦!

  占地面积234亩,建面46万方,整体布局涵盖   办公研发、人才公寓、商业街、无人酒店等功能......   走在云谷创新园内,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云江潮涌铸重器,科创未来谱新篇。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在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领导下,安徽创新馆与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公司合作创新“前店后坊”模...

占地530亩!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落户高新区

占地530亩!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落户高新区

  中安在线日上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了合肥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活动。   在成果转化功能方面,园区将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全场景科创生态园,打造“科里科气”城市气质展示区,搭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一体化产业服务综合体,打造融科技研发、产业孵化和总部办...

合肥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

合肥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合肥要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合肥新的赶考路定下新目标。以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合肥市正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区域竞争的新标杆。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已经竣工,工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