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代OLED线决战再次加速
十一黄金周前后,全球8.6代OLED线的建设进展再次加速。行业企业本着“首战即决战”的精神加速抢夺未来IT显示线代OLED线必须“急”
大屏君注意到,京东方成都8.6代线月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全部厂房封顶,并在国庆假期期间完成了“洁净室”工程招标。可谓之马不停蹄!
几乎同期,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国显”)举行了第8.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活动。该条线不仅从提出计划到开工速度,远高于三星、京东方和LGD的8.6代OLED规划,而且将采用无FMM技术光刻图形化技术,其在制造成本方面,理论上更低。维信诺的合肥国显可谓之“只争朝夕”!
对于韩国三星之外的另一OLED巨头,LGD的8.6代OLED线,近日亦有一个“独特消息”:即在坡州的P10工厂已经建成厂房空间内部署8.6代OLED线代OLED面板,变得更为遥遥无期,但是却很可能让8.6代OLED进程加速!毕竟,大屏君了解到P10工厂计划的10万亿韩元投资已经落地过半,拥有全球蕞大的OLED厂房、洁净室。
利用P10的资源,可让LGD获得至少三个好处:1.OLED TV不景气下,P10沉淀的投资可以尽快产出效益;2.8.6代OLED建设进度上追上京东方;3.降低8.6代OLED的直接投资,毕竟P10厂房和部分通用设备都是全新的——特别是当LGD拿到出售广州LCD线多亿人民币之后,这笔资金足以支撑起8.6代OLED线工厂落地一个不小的产能规模。——即解决了空间、时间、钱等多个方向的问题。这凸显了LGD在8.6代OLED上的“时不我待”!
第二是,作为中等尺寸显示的核心技术,8.6代OLED线直接决定了未来谁会在OLED产业链,以及中等显示终端产业链上“占据主角”地位。例如,如果NB企业采购不到足够的OLED面板,可能就无缘高端NB和柔性NB的创新;再例如,8.6代OLED是该显示技术一次全面升级,上游材料、设备的新制高点都将因此诞生——如果得不到8.6代的订单,那么材料和设备企业的升级之路也会被卡死。
新技术路线代OLED线争得不只是“时间”
三星、京东方、国显、LGD,以及JDI可能在芜湖的项目,8.6代OLED已经有4-5个项目在路。大屏君估计了一下,按照每条线成成品率,全面投产后,大概能为行业每年提供12000万块14英寸NB OLED面板。且每片成本比6代OLED线mm OLED生产线英寸面板。)
所以,可以看到计划内的8.6代OLED线亿台的PC/NB/平板电脑销量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此,“如何在量暴的同时,实现成本优势”是重要竞争力之一。这也是合肥国显采用ViP技术的原因。
无FMM技术(ViP)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投资、生产过程中FMM耗材成本,而且无需担心大尺寸下无FMM形变对成品率的影响。同时,这种无FMM技术(ViP)光刻图形化,在像素发光效能上也占优势,更适配中大尺寸OLED面板应用需求。当然,制造过程增加更多光刻工艺环节,对光刻设备和耗材的需求消耗也会增加。
对于国显合肥8.6代OLED线,维信诺特别强调了中大尺寸产品, ViP、LTPO+、COE 、Tandem等多项 “王牌技术”,这既是强调“核心技术优势”,更是强调“同等竞争下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大屏君觉得,作为比三星、京东方和LGD更晚入局的一员,国显的策略明显更具“差异化”色彩。那么为何如此呢?
从业内分析看,目前8.6代OLED线建设,蒸镀机是一个瓶颈。满足8.6代蒸镀需求,且有大尺寸蒸镀设备经验的厂商只有佳能、Sunic System等日韩两家企业。三星选购了前者,京东方“只能选择后者”,否则就要“排队”。至于其它8.6代线玩家,则必然要排队了。——不过,是否可以利用6代或者以下世代蒸镀机,两切甚至四切法量产8.6代OLED面板,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6代OLED线代及其以下蒸镀机技术成熟、供应充足,成本和技术风险都更低。
当然,在下一代中尺寸OLED上,TCL科技旗下华星光电的印刷OLED技术,亦可能“弯道超车”!近日,消息称TCL华星将率先量产21.6英寸4K喷墨印刷式OLED面板,时间是今年底。更有消息称,华星光电预计明年将增加喷墨打印OLED型号数量,并在年底前决定是否推进8.5代(2200x2500mm)喷墨打印OLED“t8项目”。
是否推进8.5代OLED印刷显示项目,大屏君认为,一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印刷OLED能不能从实验室——试产线mm基板生产线小规模、多规格、稳定量产线”的路径中,快速积累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一点上,TCL既然选择了印刷,就需要走到底,否则就将错失中大尺寸OLED的机遇:看似不急的印刷OLED,实际上已经“很急”。而目前,TCL就处于“5.5代生产线”验证性量产的关键冲刺阶段。
在Micro LED方面,大屏君要特别强调一个“产业分布特点”:即韩国面板企业在OLED上的大手笔投资,甚是壮观,并确定了过去15年间全球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其在Micro LED上显著落后于我国台湾和大陆地区进程与规模——实际上,业内人士认为,韩国和我国台湾之间,似乎存在一种OLED与Micro LED的分工。即台湾显示产业几乎没有布局OLED,但是大力发展了Micro LED;韩国两大面板巨头更侧重OLED——Micro LED则与我国台湾或者我国大陆企业产业链合作。
所以,大屏君认为,中尺寸新兴显示上,OLED的8.6代线,不仅要争夺时间,还正在争夺“新技术”,如光刻图形化、争夺先进蒸镀机;并在与印刷OLED、Micro LED等不同技术路线与显示方案上,有更深层的竞争;甚至体现出产业阵营协同、供应链交叉整合的更多竞争逻辑。总之,作为当今显示技术进步的制高点之一,以8.6代OLED线为节点,形成了具有全产业、全生态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战略竞争格局。这个制高点不可不争,不能不胜!
第8.6代OLED线,决战再次加速
优势在大屏?MiniLED战胜OLED的头部个海量场景出现
降本增效:超短焦投影发展进入新阶段
LED电影屏市场加速开拓,呈现三大新趋势
三星MicroLED找代工,新兴显示技术哪家强
百亿并购LGD广州LCD工厂,TCL华星光电究竟“赚”在哪里
显示扩产!显示面板工厂选择中国大陆依然是唯一确定性
兆驰股份COB小间距LED涨价背后,一场规格革命开始了
再次爽约!LGD广州LCD面板工厂出售难在“过多的小心思”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