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协会助力招商引资超420亿
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简称“商协会”)作为企业抱团发展的平台,在做实做好服务、助推市场主体发展的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获悉,全省商协会充分发挥政企沟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力“双招双引”,有效激发平台价值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商协会参与或协助招商引资超过420亿元,全省性科学研究类社会组织达250余家,成为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双招双引”的有力支撑。
6月26日,在合肥市肥西桃花工业园,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深交所上市企业易事特5G+大数据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与研发中心正式开工,标志着肥西将陆续落户一批智能研发前沿项目。
易事特新能源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阿欢介绍,此次总投资10个亿的研发中心项目,将开启合肥研发基地和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今后将承接易事特集团数据中心等核心板块,同时新开辟磁悬浮与轨道交通电源项目、5G智能开关项目、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离子质子电源“卡脖子”科技攻关项目,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5G+大数据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预计2023年底投入使用。
在合肥建研发中心,易事特方面看中的不仅是合肥作为国家大科学中心,可以为企业研发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和人才助力。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合肥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为该研发中心的招引和落户做了大量工作。合肥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宿松商会秘书长朱刚介绍,为了促成项目在合肥落地,商协会专委会积极整合资源,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大力推介安徽、合肥鼓励支持科创研发的相关政策和创优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据了解,作为合肥市民政局下辖的社会组织,为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合肥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将企业需求和政府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和对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双招双引”中的作用。
出台政策“大礼包”激发商协会活力
商协会架起了企业微观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桥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发挥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赋能安徽产业发展。
2021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中作用的意见》,围绕明确商协会功能定位、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服务支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商协会自身改革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举措,推进商协会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改革。商协会普遍反映,《意见》站位高、靶向准、举措实。
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省工商联出台8项配套扶持政策,内容包括:首次提出商协会可以实行适度“一业多会”;探索建立6个方面30项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考核排名发布“榜单”;明确各级商务部门为展览业管理牵头部门,鼓励商协会动员会员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览;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级政府新增公共服务支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的部分,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的政策要求,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商协会,予以奖补激励等。
搭建“1+8”政策体系,全省商协会发展有了重大发展机遇。2021年以来,我省商协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省轻工业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安徽省巾帼企业家商会陆续成立。其中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有效弥补了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短板,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贡献了商协会力量。
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 商协会迎来新机遇
前不久,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组织四川企业家安徽考察团来皖实地考察交流,带领我省2家社会组织和3个食品工业园区负责人赴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开展招商推介,积极推动“158”行动计划,吸收长三角地区资本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与宿州一家工业园区、合肥一家企业现场达成投资合作协议,2022年上半年共引进了12家意向投资企业。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做好“1+8”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工作,鼓励引导全省商协会在“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我省将围绕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做优做强已有商协会,促进其“强筋健体”;建立健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产业商协会。鼓励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物主导组建新型商协会。引导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新兴产业商协会加快设立。支持各类新经济新业态商协会发展。
同时,引导商协会积极助力“双招双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广泛参与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海进博会、深圳高交会等。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按“会企分开”原则,依法设立专业化招商公司,加大社会化招商力度。鼓励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专业招商机构,围绕我省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举办招商推介会、投资合作恳谈会等活动。邀请国际性、全国性和先进地区行业协会商会来皖考察,开展招商推介。支持商协会按规定在我省自主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园区。
依托区位优势 对标沪苏浙、大湾区
省民政厅蕞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商协会3733家,其中省级471家、十大新兴产业类73家,各级各类商协会在助力“双招双引”、参与乡村振兴、赋能社会治理、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全省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双招双引”,组建或参与有关长三角发展联盟。据不完全统计,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或承办全省性会展活动超过210场次;参与或协助招商引资额420亿元以上,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20人以上。省级行业协会商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超过280余项。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动社会组织助力“双招双引”,其中明确,将动员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和科技类社会团体对标沪苏浙,围绕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在加强政企沟通联络、搭建行业发展平台、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精准分析研判行业发展态势,及时向企业推送国家及省涉企支持政策,耦合互动信息资源和供需资源,搭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桥梁纽带。
同时,依托我省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动员社会组织整合市场资源,不断缩小与沪苏浙等地的差距。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与沪苏浙、大湾区、京津冀、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等商协会和国际商协会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相互嵌入,共同发展,助力“双招双引”,服务“三地一区”建设。
气温35℃以上!安徽大部分地区今起 ...
离职员工索赔12年未休年假工资 法院...
警方提醒!两名女生离家出走 已被及...
商议院 我在!我在!我在!……我...
商议院 唐山围殴女子事件,“阅卷...
商议院 书记、市长带头“撸串”,...
【橙视觉】寿带鸟:翩然若仙的『林 ...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2-07-08 09:42:04
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简称“商协会”)作为企业抱团发展的平台,在做实做好服务、助推市场主体发展的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获悉,全省商协会充分发挥政企沟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力“双招双引”,有效激发平台价值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商协会参与或协助招商引资超过420亿元,全省性科学研究类社会组织达250余家,成为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双招双引”的有力支撑。
6月26日,在合肥市肥西桃花工业园,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深交所上市企业易事特5G+大数据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与研发中心正式开工,标志着肥西将陆续落户一批智能研发前沿项目。
易事特新能源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阿欢介绍,此次总投资10个亿的研发中心项目,将开启合肥研发基地和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今后将承接易事特集团数据中心等核心板块,同时新开辟磁悬浮与轨道交通电源项目、5G智能开关项目、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离子质子电源“卡脖子”科技攻关项目,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5G+大数据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预计2023年底投入使用。
在合肥建研发中心,易事特方面看中的不仅是合肥作为国家大科学中心,可以为企业研发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和人才助力。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合肥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为该研发中心的招引和落户做了大量工作。合肥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宿松商会秘书长朱刚介绍,为了促成项目在合肥落地,商协会专委会积极整合资源,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大力推介安徽、合肥鼓励支持科创研发的相关政策和创优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据了解,作为合肥市民政局下辖的社会组织,为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合肥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将企业需求和政府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和对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双招双引”中的作用。
出台政策“大礼包”激发商协会活力
商协会架起了企业微观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桥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发挥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赋能安徽产业发展。
2021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中作用的意见》,围绕明确商协会功能定位、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服务支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商协会自身改革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举措,推进商协会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改革。商协会普遍反映,《意见》站位高、靶向准、举措实。
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省工商联出台8项配套扶持政策,内容包括:首次提出商协会可以实行适度“一业多会”;探索建立6个方面30项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考核排名发布“榜单”;明确各级商务部门为展览业管理牵头部门,鼓励商协会动员会员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览;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级政府新增公共服务支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的部分,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的政策要求,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商协会,予以奖补激励等。
搭建“1+8”政策体系,全省商协会发展有了重大发展机遇。2021年以来,我省商协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省轻工业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安徽省巾帼企业家商会陆续成立。其中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有效弥补了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短板,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贡献了商协会力量。
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 商协会迎来新机遇
前不久,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组织四川企业家安徽考察团来皖实地考察交流,带领我省2家社会组织和3个食品工业园区负责人赴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开展招商推介,积极推动“158”行动计划,吸收长三角地区资本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与宿州一家工业园区、合肥一家企业现场达成投资合作协议,2022年上半年共引进了12家意向投资企业。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做好“1+8”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工作,鼓励引导全省商协会在“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我省将围绕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做优做强已有商协会,促进其“强筋健体”;建立健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产业商协会。鼓励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物主导组建新型商协会。引导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新兴产业商协会加快设立。支持各类新经济新业态商协会发展。
同时,引导商协会积极助力“双招双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广泛参与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海进博会、深圳高交会等。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按“会企分开”原则,依法设立专业化招商公司,加大社会化招商力度。鼓励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专业招商机构,围绕我省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举办招商推介会、投资合作恳谈会等活动。邀请国际性、全国性和先进地区行业协会商会来皖考察,开展招商推介。支持商协会按规定在我省自主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园区。
依托区位优势 对标沪苏浙、大湾区
省民政厅蕞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商协会3733家,其中省级471家、十大新兴产业类73家,各级各类商协会在助力“双招双引”、参与乡村振兴、赋能社会治理、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全省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双招双引”,组建或参与有关长三角发展联盟。据不完全统计,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或承办全省性会展活动超过210场次;参与或协助招商引资额420亿元以上,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20人以上。省级行业协会商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超过280余项。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动社会组织助力“双招双引”,其中明确,将动员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和科技类社会团体对标沪苏浙,围绕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在加强政企沟通联络、搭建行业发展平台、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精准分析研判行业发展态势,及时向企业推送国家及省涉企支持政策,耦合互动信息资源和供需资源,搭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桥梁纽带。
同时,依托我省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动员社会组织整合市场资源,不断缩小与沪苏浙等地的差距。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与沪苏浙、大湾区、京津冀、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等商协会和国际商协会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相互嵌入,共同发展,助力“双招双引”,服务“三地一区”建设。
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简称“商协会”)作为企业抱团发展的平台,在做实做好服务、助推市场主体发展的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获悉,全省商协会充分发挥政企沟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力“双招双引”,有效激发平台价值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商协会参与或协助招商引资超过420亿元,全省性科学研究类社会组织达250余家,成为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双招双引”的有力支撑。“双招双引”结硕果10亿元智能制造项目落户合肥6月26日,在合肥市肥西桃花工业园,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深交所上市企业易事特5G+大数据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与研发中心正式开工,标志着肥西将陆续落户一批智能研发前沿项目。易事特新能源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阿欢介绍,此次总投资10个亿的研发中心项目,将开启合肥研发基地和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今后将承接易事特集团数据中心等核心板块,同时新开辟磁悬浮与轨道交通电源项目、5G智能开关项目、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离子质子电源“卡脖子”科技攻关项目,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5G+大数据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预计2023年底投入使用。在合肥建研发中心,易事特方面看中的不仅是合肥作为国家大科学中心,可以为企业研发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和人才助力。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合肥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为该研发中心的招引和落户做了大量工作。合肥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宿松商会秘书长朱刚介绍,为了促成项目在合肥落地,商协会专委会积极整合资源,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大力推介安徽、合肥鼓励支持科创研发的相关政策和创优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据了解,作为合肥市民政局下辖的社会组织,为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合肥社会工作联合会商协会专委会将企业需求和政府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和对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双招双引”中的作用。出台政策“大礼包”激发商协会活力商协会架起了企业微观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桥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发挥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赋能安徽产业发展。2021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中作用的意见》,围绕明确商协会功能定位、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服务支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商协会自身改革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举措,推进商协会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改革。商协会普遍反映,《意见》站位高、靶向准、举措实。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省工商联出台8项配套扶持政策,内容包括:首次提出商协会可以实行适度“一业多会”;探索建立6个方面30项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考核排名发布“榜单”;明确各级商务部门为展览业管理牵头部门,鼓励商协会动员会员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览;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级政府新增公共服务支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的部分,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的政策要求,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商协会,予以奖补激励等。搭建“1+8”政策体系,全省商协会发展有了重大发展机遇。2021年以来,我省商协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省轻工业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安徽省巾帼企业家商会陆续成立。其中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有效弥补了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短板,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贡献了商协会力量。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商协会迎来新机遇前不久,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组织四川企业家安徽考察团来皖实地考察交流,带领我省2家社会组织和3个食品工业园区负责人赴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开展招商推介,积极推动“158”行动计划,吸收长三角地区资本和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与宿州一家工业园区、合肥一家企业现场达成投资合作协议,2022年上半年共引进了12家意向投资企业。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做好“1+8”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工作,鼓励引导全省商协会在“三地一区”建设和“双招双引”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我省将围绕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做优做强已有商协会,促进其“强筋健体”;建立健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产业商协会。鼓励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人物主导组建新型商协会。引导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新兴产业商协会加快设立。支持各类新经济新业态商协会发展。同时,引导商协会积极助力“双招双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广泛参与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海进博会、深圳高交会等。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按“会企分开”原则,依法设立专业化招商公司,加大社会化招商力度。鼓励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专业招商机构,围绕我省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举办招商推介会、投资合作恳谈会等活动。邀请国际性、全国性和先进地区行业协会商会来皖考察,开展招商推介。支持商协会按规定在我省自主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园区。依托区位优势对标沪苏浙、大湾区省民政厅蕞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商协会3733家,其中省级471家、十大新兴产业类73家,各级各类商协会在助力“双招双引”、参与乡村振兴、赋能社会治理、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全省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双招双引”,组建或参与有关长三角发展联盟。据不完全统计,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或承办全省性会展活动超过210场次;参与或协助招商引资额420亿元以上,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20人以上。省级行业协会商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超过280余项。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动社会组织助力“双招双引”,其中明确,将动员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和科技类社会团体对标沪苏浙,围绕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在加强政企沟通联络、搭建行业发展平台、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精准分析研判行业发展态势,及时向企业推送国家及省涉企支持政策,耦合互动信息资源和供需资源,搭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桥梁纽带。同时,依托我省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动员社会组织整合市场资源,不断缩小与沪苏浙等地的差距。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与沪苏浙、大湾区、京津冀、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等商协会和国际商协会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相互嵌入,共同发展,助力“双招双引”,服务“三地一区”建设。(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武鹏)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