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合肥科创生态养成记

admin6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7

  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200户、新认定“国科小”20户、净增国家高企4户,每周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5户,每月新增上市企业1户......

  在合肥,以政府引导、院校协同、企业参与、孵化器和创投全生命周期协作扶持的产业闭环科创生态里,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成果落地“量”“质”双提升愈来愈明显。

  如果仔细研究合肥科创生态圈的构建历程,会发现它是一个复杂生态相互协作的结果,像是一场接力赛:合肥把产业创新发展各环节领域凝成合力,相关机构以高度专业化的方式运作,同时政府敢于大手笔投入,积极“富养”、不计“小账”,为科技创新打造了适合发育的生态环境,从而努力让想创业的人能创业,让能创业的人创成业。

  科创生态链条的头部环是创新研发,布局和遴选一些有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尤为关键。

  在孵化平台里,一台电脑、一个背包,就可以在这里开始创业。

  “我们是创业合伙人,和大学生一起设公司、做转化,一起打磨产品、一起寻找市场,帮助大学生的想法落地、梦想实现。”天翅创负责人陈婧莹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孵化了160多家企业,七成以上是大学生创业项目。

  机数量子公司便是天翅创孵化落地的一家初创代表企业,肖恒宇是其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来自中国科大少年班,目前博士在读。“我本科的时候,学习和科研用到的都是国外数据库,现在可以用我们自己做的数据库了。”肖恒宇说。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肖恒宇团队起初犯起了难。“我们作为学生创业,对资金来源、政策对接都不太擅长。好在天翅创帮我们处理了这些事情,我们才能专注于我们擅长的技术,不断升级我们的产品。”

  据其介绍,得益于“天翅创”这样的孵化平台助力,很多中国科大学生都在着手创业,将实验室的产品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

  科创生态链条的第二环便是成果转化。众所周知,合肥科教资源丰富,不缺原始创新成果,关键是如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大市场”。

  通过高度专业化的科技成果孵化链条,对创新成果进行赋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蕞后一公里”和创办企业的“蕞初一公里”,让一项技术变成一款产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毕业的贺羽是名90后。2016年,在“双创”政策鼓舞下,立志“为国造仪”,成立了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该团队主要从事量子精密测量、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他们研发的全球首台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测到很多过去测不到的信号,广泛应用在油气勘探、半导体检测、锂电池缺陷检测等领域。

  如今,国仪量子公司成立五年来,从几人团队壮大到汇聚各类人才达500多人,完成社会融资近10亿元,估值超10亿美元,已成长为独角兽。贺羽坦言,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沿途下蛋”成果,起初发展并不容易,正是通过科技成果路演这样的活动,有幸得到了社会资本的支持。之后,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也是势不可挡。

  对贺羽来说,在政府支持下,企业与高校院所间搭起一座桥梁。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科研效率,让企业需求的解决更加精准,也有助于创新成果更快走向应用市场。

  科创生态链条的第三环,也是考验企业产品质量、政府服务水平的关键一环——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

  何为场景?“场景”其实就是给科技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一个真实的应用示范机会。

  在合肥进行城市场景创新工作之前,不少本地企业都表示,自己有很好的技术,但是没有场景可以落地,如果合肥本地可以先用起来,那么接下来企业在全国推广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同样,外地企业也有着相似的期许,如果对接顺利,那么就有机会将其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落地合肥。对于政府方来说,这将不失为一种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产生更多溢出效应。

  各处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便因势而生、拔地而起。

  比如,荣事达集团将场景创新与智能家居深度融合,开展全屋系统解决方案的创新和研发,建立了包含400多个项目的创业项目库,搭建双创平台,孵化了97家企业,在孵团队151个,实现了由单品到场景生态圈的升级,为每一个家庭提供品质、健康、优雅的智慧场景新体验。

  简而言之,城市场景创新是修建一座“桥梁”,连接起供需两端,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

  科创生态链条的第四环自然就是产业培育,即实现项目的产业化、资本化并形成集群。

  在合肥,依靠科创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更像是传统的规定动作;而鼓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来“老手带新手”,则是打破常规的自选动作。

  举办“创意交流会”,年轻初创者是主要参与者。

  “‘元气森林’以6年时间,企业年营收从‘0’做到了100亿,直接带动就业8000多人。我们一直希望用创业成功经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元气森林副总裁、华东总部负责人葛隽戎开门见山,他认为头部企业“传帮带”是吸引更多有志于挑战行业巨头创业者的一个窗口,以创业服务“小窗口”,赋能快消品“大行业”。

  通过头部企业的生态培育,创业者可以得到资金、人才、渠道等支持。近年来,元气森林投入了20亿元,孵化了近200个企业,整体估值超百亿。

  其中,马上赢快消品大数据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创业)、燃茶(内部员工品牌创业)、美的智能(高新区双需对接创业),便通过这种方式诞生,也将继续壮大。

  头部企业反哺初创企业,以集群化打造优势产业发展快车道,合肥这一系列组合拳让人“眼花缭乱”,也让创业者们“吃下定心丸”。

  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通过构建开源包容、互利共生的科创生态体系,合肥科创生态圈的闭环效应不断积聚,也让科创活力澎湃起来,科创成果转化的画卷不断铺展。

  广发银行推出“科创慧融”综合方案 服务科技型企业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落地辖内首批专精特新“科创e贷”业务

  长三角四十一城创新生态指数发布(创业资讯)

  泸州出台“科创十条” 涉及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五大方面

  2021年六五环境日成都主场活动举行 32个生态惠民新场景发布

  铜陵市向本地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发行1000万个市级电子创业券

  兴业银行实施“芝麻开花·科创小巨人”培育计划

  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在芜湖举办 安徽15…

  私家车年检周期10月1日起调整 安徽推…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安徽马鞍山:科普进校园 培育“小创客”

  聚焦能源与城市安全,第四届南艳湖公共安…

  灵璧高端轴承论坛将于9月21日在合肥举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蕞热太阳”“蕞久留光”“蕞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   地处中部的合肥...

以“产业+科创”建设一流园区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以“产业+科创”建设一流园区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经济日报合肥讯(记者白海星 通讯员李长龙)不久前,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创新枢纽的嘹亮号角:让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强势,通过“产业+科创”战略打造一流园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走进蔚来汽车合肥基地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器臂抓取、放置、切割、铆接,动作连贯迅捷。基地负责人介绍,车身生产车间有307个机器人依既定程序工作,自动化率达到...

十年扬帆远航!他怀揣科大情怀投身科大“硅谷”建设

十年扬帆远航!他怀揣科大情怀投身科大“硅谷”建设

  202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打造“科大硅谷”蜀山园,在合肥乃至安徽的科创发展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一粒“良种”,科大让合肥科创渐渐长成参天大树,汇成一片森林。而要论科大“辐射”效应蕞强处,莫过于合肥蜀山区。   10年间,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7家,增长到344家;10年间,从围绕合肥市“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

合肥包河:以匠心谋创新

合肥包河:以匠心谋创新

  今天的合肥,宾客汇聚、高朋满座。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此隆重启幕,合肥首次作为主会场精彩亮相,“科里科气”的气质如金秋的桂花香一般,弥漫全城。   “借问花香浓郁处?路人遥指包河区”。   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馆等等,包河一直都是合肥科创资源的汇集地。这些年来,包河不仅“手握良种”,更以...

合肥县区局长话科创:构建全域创新发展大格局

合肥县区局长话科创:构建全域创新发展大格局

  坐拥江淮,环抱巢湖。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把创新作为头部动力,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十三五”期间,合肥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2020年,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2021年再进一位。今年上半年,合肥GDP增长2.9%,增速与宁波并列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1月份至7月份,合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增速均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   合...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市政府共同建设,是科技部、教育部2001年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有一中心十分园,并建成3U创客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2011年,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工作,...

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已经竣工,工程正逐步交付使用。日前,继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之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新大科学装置逐步建成使用。对...

合肥市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

合肥市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

  回顾2022,合肥庐阳稳中求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科创动能加速汇聚,创新开放持续深化,城市更新系统推进,民生福祉全民共享,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社消零总额8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守正创新交出卓有成效的年度答卷。   回顾2022,庐阳接续奋斗。连续5年包揽全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等5个“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