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这些工业遗存“大变身”
蜀山区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见证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
文创园区、景观公园、商业街区、科创载体......不经意间,蜀山多处工业遗产以令人惊艳的方式回归大众视野,留住了“工业乡愁”,唤醒了城市专属记忆,成为一股劲吹的新风。
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新粮仓蓄势待发。1月9日,新粮仓媒体发布会暨品牌签约仪式上,主办方展示了安徽省机械化粮库三十年历程以及新粮仓蝶变升级。位于蜀山区“怀宁路文化商业集聚轴”上的新秀正在冉冉升起。
新粮仓媒体发布会暨品牌签约仪式。
比起临近的望江路上建于上世纪50年代起的肉联厂、叉车厂等老厂,始建于1993年的老粮库倒显得“年富力强”。
当年,安徽省机械化粮库是全国18家机械化骨干粮库之一,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商贸于一体,也是中国粮仓建设史上的一个新起点。在时间的淬炼中,老粮库为全省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昔日运输粮食生产景象。“当年建设万吨筒仓时,是在省内开了先河,整个仓体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一体成型,丝毫不能有差池......”今年61岁的管恒刚参与了粮库大部分建设,遥想当年建库时的******岁月,管老还历历在目,“这万吨筒仓,加上21个容量不同的平房仓,仓满时可为国家储存10万吨粮食”。随着城市发展,昔日位居郊区的老粮库已被高楼大厦包裹,大型货车运输不便,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预示着老粮库已不再适合储存保管功能。2021年,老粮库粮食出空完毕,圆满结束了自己的粮食储存使命。
改造前的机械化粮库标志性建筑——万吨筒仓。如今,粮库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需要新定位、新功能,焕发城市新活力。新粮仓致力“以文化商业赋能城市发展,为合肥城市更新带来新的活力”。1月21日,记者走进安徽省机械化粮库,十座外径8米、高度30米的筒仓矗立在园区,蓝色基调的裸眼3D涂鸦作品十分抢眼,似乎在诉说着这里即将发生蜕变。
三十而立从头越,老粮库自带历史价值,寻求新机遇。在粮库、市区相关部门多方努力的推动下,2023年,老粮库迎来了生机,由安徽新月光商业管理公司成功竞标启动“新粮仓”整体改造项目。“北临金大地东西街,南通天鹅湖文化商务区,绝佳的地理优势和周边丰富的业态,让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将‘新粮仓’打造成全省标杆特色文化商业合集。”安徽新月光商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姚毅介绍,新粮仓项目具有6000 ㎡城市绿地、万吨筒仓、铁道游集三大空间亮点,着力布局“文化+商业+科技+运动+*********”等业态,聚焦“新场景、新消费、新体验”,将以创意零售、潮流娱乐、品质餐饮、生活美学、文创体育五大板块为主的业态体系正式对外亮相。
“我们是在老粮库原有的建筑肌理上做加减法,把新粮仓文化的内涵装进老粮库独特的建筑外在,因地制宜,新旧辉映。”姚毅接受采访时说,尤其是一条1200米的双轨铁路专用线不仅完整保留下来,还购入了“退役”的火车头和车厢,还原当年铁路运输粮食的景象。
四周没有窗户,是粮仓独特的建筑特点,这对改造来说也加大了难度。“粮仓不像其他工厂车间,它是无窗无水电线路,而且仓体墙壁有半米厚,为了达到商业运行和消防安全的要求,我们用切割技术凿洞开出了近1000个窗户,比起其他工业遗存项目改造难度更大。”姚毅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粮仓”还注入了满满的科技元素。新粮仓是省内首次使用光伏发电技术文化创意园区,在部分仓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基本可以实现电力自给自足。为了提能增效,室内使用集中冷暖双供水系统技术,商户只需负责室内装修,无需考虑冷暖问题。此外,“新粮仓”还在停车场安装了60个新能源汽车快充电桩和40个慢充电桩,满足市民的绿色出行需求。
“曾经的粮库已经慢慢被人们淡忘,但却承载了我们很多人的青春年华,也有着独特的时代记忆。”管恒刚站在万吨筒仓前,从怀中掏出一张1999年拍摄的照片,仰望着它心中满是感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退休那年,“新粮仓”项目落地启动,老粮库得以延续生命,承载新的使命。
街舞、网球、普拉提、滑板、攀岩、橄榄球……各种各样的新潮体育项目构建起全新消费场景,光影秀博物馆、赛麟艺术中心等艺术创作交流空间的入驻,更是将艺术气息与体育健身、寻常家味融合,多元丰富的生活场景齐聚,艺术与生活相融相生将在这里被演绎得恰到好处。
“艺术里不乏烟火气,生活里带些艺术感,我们希望‘新粮仓’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文创园区,更是一个能代表合肥的城市美育空间。”姚毅表示。截至目前,新粮仓已正式签约80%商户,其中安徽首店品牌占到30%,集成了餐饮、潮玩、运动、艺术众创、美学生活等诸多业态于一体的多元融合空间,将于今年5月份与市民见面。生与遗,旧与新。随着政策机制的完善以及更多工业遗存改造项目的有益探索,蜀山区工业遗存从沉睡中渐渐苏醒,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也激活了文化生产与在地链接功能,成为城市新晋文化地标。今年,除了对“新粮仓”有所期许,位于淠河路的“科里科气蜀山1986科技园”也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火热招商中,这是蜀山区依托中电38所工业遗存和科技资源打造的“电科智谷”,配套了创意商业、休闲娱乐、员工住宿、交流空间等功能。
科里科气1986产业园地块效果图。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无论是文创还是科创,我们都看到了蜀山越来越多的“工业锈带”变身“产业秀带”,工业旧址蜕变为崭新的都市空间,智慧与创意赋予这些遗存景观独特的美学价值,它们以全新的面貌继续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城市的名片、市民的休闲地、产业的集聚地。(王学勇 蔡薇 刘伟 詹伟伟)
一图速览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央视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繁荣与人才挑战
虞爱华任安徽省委副书记 刘国宾任安徽省…
虞爱华任安徽省委副书记 刘国宾任安徽省…
两会声音丨安徽省人大代表江利国:争创全…
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议程、日程公布
两会热1℃ 站在新起点,“汽车皖军…
肛瘘复发难根治,肛肠名医千里驰援妙手治…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