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合肥少荃湖科创中心启用

admin6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12

  2023-06-01 09:05:41

  5月31日,新站高新区的少荃湖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并同步启用科创大厦、数字科技产业园三个科创载体和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4万平方米,首批41个科创项目和服务单位集中签约入驻,“科创+产业”助推新站高新区科创载体阵容持续壮大、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合肥市文忠路与魏武路交口,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少荃湖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继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入驻后,少荃湖科创中心聚焦“三基地两平台”建设,重点围绕电磁兼容、无人驾驶等方向,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目前苏东林院士的电磁安全以及无人驾驶、集成电路等团队落地,签约落户长鹰恒容、踏歌智行等8个科创项目,赋能助力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距离少荃湖科创中心4公里外,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科创大厦启用开园。依托科创大厦平台载体,重点布局微显示、集成电路产业,招引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科创企业,目前,已入驻为国半导体、沃能新能源、芯泽科技等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创力量”。

  而在位于皇藏峪路与珍珠路交口的数字科技产业园,已签约入驻明峰医疗、安杰莱康复机器人等项目。该产业园定位打造数字赋能产业的智造新高地,重点聚焦云计算、大数据、数据通讯、物联网等产业项目,形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示范高地。

  据悉,新站高新区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原则,规划建设了一批国有优质创新载体和特色园区,并在园区内部和周边融入生产、生活、生态相关配套,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努力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揭牌启动仪式上,新站高新区正式对外发布“1356科创体系建设方案”,聚焦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优质孵化运营机构等领域,加大科技招商和人才招引力度,建设形成全域科创发展格局。

  据介绍,该区重点聚焦“一核+三带+五园+六大集群”总目标,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科创载体量质齐升、高能级研发平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攻坚、创新生态营造、人才集聚提升等“六大行动”,加快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产业孵化链和创新生态圈,全力打造少荃湖科创走廊。计划到2027年,全区打造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120个,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0家,科创孵化载体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

  “一核”即少荃湖科创中心。这里拥有城湖共生的生态本底,纵深开阔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周边的配套资源,通过谋划布局、高标准建设孵化园区、总部经济、人才公寓、酒店等设施,辐射带动科创要素聚集,打造成为全区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和创新人才聚集地。

  “星光大道”魏武路横贯东西,路畅业兴,已形成以京东方、维信诺、清溢光电等产业项目,“地缘相近”“业缘相融”,也为“产学研”合作带来更多可能。未来,道路沿线将布局高端装备产业园、中国芯视界和中小企业产业园等载体,重点引育微显示、高端装备等科技型企业入驻,打造“魏武路新芯产业科创带”。

  连接南北的文忠路,沿线分布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教基地资源,同时合肥智慧产业园、峰创慧谷、中医药大学科技园等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既成,面积超80万平方米,下一步将围绕“文忠路产教融合科创带”,吸引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入驻。

  新海大道连接七里塘和瑶海社区两大成熟片区,此次将结合全区腾笼换鸟攻坚行动,规划建设方桥国际软件园、文化创意园等,打造小微企业集聚区,塑造“新海大道转型升级科创带”新形象。

  新站高新区扎实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内涵式建设和重点产业园区提升式发展,规划打造视创产业园、数字科技园、智慧产业园、声谷信创产业园、东湖现代科技创业园等五大科创园区。在现有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基础上,招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企业,重点布局大健康、智能制造、未来技术产业,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赵旭 张敏/文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滁州:用心打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六安:推 ...

  皖产量子计算机联网“上云” 面向 ...

  商议院 “疯狂小杨哥”们被点名,...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3-06-01 09:05:41

  5月31日,新站高新区的少荃湖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并同步启用科创大厦、数字科技产业园三个科创载体和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4万平方米,首批41个科创项目和服务单位集中签约入驻,“科创+产业”助推新站高新区科创载体阵容持续壮大、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合肥市文忠路与魏武路交口,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少荃湖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继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入驻后,少荃湖科创中心聚焦“三基地两平台”建设,重点围绕电磁兼容、无人驾驶等方向,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目前苏东林院士的电磁安全以及无人驾驶、集成电路等团队落地,签约落户长鹰恒容、踏歌智行等8个科创项目,赋能助力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距离少荃湖科创中心4公里外,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科创大厦启用开园。依托科创大厦平台载体,重点布局微显示、集成电路产业,招引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科创企业,目前,已入驻为国半导体、沃能新能源、芯泽科技等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创力量”。

  而在位于皇藏峪路与珍珠路交口的数字科技产业园,已签约入驻明峰医疗、安杰莱康复机器人等项目。该产业园定位打造数字赋能产业的智造新高地,重点聚焦云计算、大数据、数据通讯、物联网等产业项目,形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示范高地。

  据悉,新站高新区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原则,规划建设了一批国有优质创新载体和特色园区,并在园区内部和周边融入生产、生活、生态相关配套,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努力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

  揭牌启动仪式上,新站高新区正式对外发布“1356科创体系建设方案”,聚焦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优质孵化运营机构等领域,加大科技招商和人才招引力度,建设形成全域科创发展格局。

  据介绍,该区重点聚焦“一核+三带+五园+六大集群”总目标,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科创载体量质齐升、高能级研发平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攻坚、创新生态营造、人才集聚提升等“六大行动”,加快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产业孵化链和创新生态圈,全力打造少荃湖科创走廊。计划到2027年,全区打造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120个,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0家,科创孵化载体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

  “一核”即少荃湖科创中心。这里拥有城湖共生的生态本底,纵深开阔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周边的配套资源,通过谋划布局、高标准建设孵化园区、总部经济、人才公寓、酒店等设施,辐射带动科创要素聚集,打造成为全区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和创新人才聚集地。

  “星光大道”魏武路横贯东西,路畅业兴,已形成以京东方、维信诺、清溢光电等产业项目,“地缘相近”“业缘相融”,也为“产学研”合作带来更多可能。未来,道路沿线将布局高端装备产业园、中国芯视界和中小企业产业园等载体,重点引育微显示、高端装备等科技型企业入驻,打造“魏武路新芯产业科创带”。

  连接南北的文忠路,沿线分布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教基地资源,同时合肥智慧产业园、峰创慧谷、中医药大学科技园等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既成,面积超80万平方米,下一步将围绕“文忠路产教融合科创带”,吸引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入驻。

  新海大道连接七里塘和瑶海社区两大成熟片区,此次将结合全区腾笼换鸟攻坚行动,规划建设方桥国际软件园、文化创意园等,打造小微企业集聚区,塑造“新海大道转型升级科创带”新形象。

  新站高新区扎实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内涵式建设和重点产业园区提升式发展,规划打造视创产业园、数字科技园、智慧产业园、声谷信创产业园、东湖现代科技创业园等五大科创园区。在现有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基础上,招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企业,重点布局大健康、智能制造、未来技术产业,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赵旭 张敏/文 )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单季增12万平管理面积文科创园区运营龙头德必集团拉开逆势增长序幕

单季增12万平管理面积文科创园区运营龙头德必集团拉开逆势增长序幕

  专注文科创产业园区领域并拥有多项竞争优势的德必集团300947),有望在自身新项目进入盈利期和城市更新改造浪潮中,迎来业绩再度爆发。   2022年10月25日,率先布局文科创园区运营领域并成长为行业龙头的德必集团(300947.SZ),交出了三季度业绩答卷。   公告资料显示,在主要业务地上海经历疫情冲击以及不少新拓展项目处于改造、招商期的影响...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合肥经开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其中南区在合肥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经开区。   而北区是原肥西县高刘镇,在2013年9月整体划归合肥经开区并启动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2021年正式挂牌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   “芯屏汽合”中的“芯”和“汽”就是指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内长鑫存储领衔的集中电路产业园和以...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合肥产城融合的范本有一种速度叫新桥科创示范区!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合肥经开区分为南区和北区,其中南区在合肥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经开区。   而北区是原肥西县高刘镇,在2013年9月整体划归合肥经开区并启动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2021年正式挂牌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   “芯屏汽合”中的“芯”和“汽”就是指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内长鑫存储领衔的集中电路产业园和以...

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合肥市优化创新之“魂”,加速迈向“科创名城”!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已经竣工,工程正逐步交付使用。日前,继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之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新大科学装置逐步建成使用。对...

合肥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聚力打造三大“产业高地”

合肥庐阳区布局“全域科创”聚力打造三大“产业高地”

  央广网合肥12月2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何晓珺)回顾2022,庐阳稳中求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科创动能加速汇聚,创新开放持续深化,城市更新系统推进,民生福祉全民共享,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社消零总额8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守正创新交出卓有成效的年度答卷。   回顾2022,庐阳接续奋斗。连续5年包...

合肥庐阳区:“科创贷”为中小企业引来“金融活水”

合肥庐阳区:“科创贷”为中小企业引来“金融活水”

  “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1000万元贷款资金很快到账了,我们就像遇上一场及时雨,这下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安徽合肥远传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远传包装”)负责人丁春枫的喜悦溢于言表。由于经营成本上升,远传包装急需资金加大研发投入,不久前,一笔“庐阳都市科创园区贷款”资金解了该公司资金流紧张的燃眉之急。   “去年9月,合肥庐阳经开区、徽商银行、合肥市中小企业融...

合肥庐阳区:科创回归都市统筹规划“一城三园”空间布局

合肥庐阳区:科创回归都市统筹规划“一城三园”空间布局

  大皖新闻讯 统筹规划“一城三园”空间布局,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做好科普产业培育……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获悉,《庐阳区“都市科创”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为庐阳推进“全域科创”、构建“一城三园”都市科创空间吹响“冲锋号”。   农历新年伊始,位于合肥庐阳经开区的安徽大恒能源智慧光伏园区智能光伏组件生产制造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4条生产线秒,一...

合肥庐阳:“一城三园”勾勒都市科创新高地蓝图

合肥庐阳:“一城三园”勾勒都市科创新高地蓝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合肥庐阳:“一城三园”勾勒都市科创新高地蓝图   央广网合肥2月5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王凯)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合肥市庐阳区作为合肥中心城区,近年来依托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能源研究院等原始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区域商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