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
桃花工业园(1991 年 8 月)
蜀山工业区(1992 年 2 月)
龙岗工业区(1992 年 1 月)
双凤工业区(1991 年 8 月)
合肥化学工业园(2006 年 6 月)
庐阳产业园(2002 年 9 月)
瑶海产业园(2002 年 8 月)
包河产业园(2002 年 8 月)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合肥市的肥东、肥 西、长丰县和市属的四个区均陆续建起了工业园区。1991 年,市政府批准成立 首个开发区,即合肥桃花工业园。1992 年,创建了蜀山、龙岗工业区。1993 年, 长丰县在邻近合肥北郊的双墩镇建设了双凤工业区。到 2002 年,四个市区分别 建设了庐阳产业园、瑶海产业园、包河产业园、蜀山新产业园。同年,肥东新城 经济开发区创建。2006 年,国家整顿开发区,合肥对所属工业园区进行了调整、 合并、重组。蜀山经济开发区与蜀山新产业园合并为蜀山经济开发区;肥东新城 经济开发区与龙岗综合开发区合并,并改称肥东经济开发区;瑶海产业园改称瑶 海经济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名称不变。
桃花工业园是全市头部个县办经济开发区,也是安徽省蕞早的县级工业园区。它位于肥西县境内,和合肥市西南郊接壤,在合安公路(今金寨路)两侧。
1991 年 6 月,我应肥西县政府邀请,代表市规划院去和肥西县政府商谈,找块 地给港商投资办工业企业。时任县委书记杨振坦对我说「肥西县是农业粮仓, 但老靠发展农业,经济还是不行。有不少肥西籍的港商要来合肥,到肥西县投资 办厂,他们首先就问,选的厂址有没有政府批准的规划图,如有正规图纸就愿意 投资。」因此,我应县领导要求,带规划人员给港商办厂进行规划选址。经过多 次现场踏勘、方案比较后,我们认为,肥西县桃花店地段比较合适。工业园跨合 安公路(今金寨路),交通方便,靠近县城上派镇,又距合肥市区不远,且地势 高爽,供电、供水都不成问题。于是,经县领导同意后,我们抓紧编制规划图, 规划了园区道路网,安排几个工厂位置。8 月 1 日,我和市规划院汤浩院长、方 运德副总工及县直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由规划院汇报方案,审议原则通过后, 又作适当修改。不久,编制完成园区规划,正式出图。肥西县报请市政府批准, 成立了桃花工业园,很快引来不少港商来看厂址,甚至拿着罗盘看厂址的环境,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敲定安排了十多个工厂、企业,并陆续开工建设。县里组织专 门班子忙着园区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桃花工业园成了合肥市改革开放的 「排头兵」。县委杨振坦书记风趣地对我说「规划院的一张图,含金量就是 大。给肥西县添了个聚宝盆。」到 2008 年,桃花工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35.1 亿元,固定资产投 资 35.4 亿元,实现财政收 入 10.1 亿元,建成区面积 12 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 积 41 平方公里,成为合肥 西南组团副中心核心区域。 从此,肥西县在桃花工业园 企业经济带动下,很快成为 安徽省十强县、全国百强县。
蜀山工业区1991 年 2 月,为支持合肥高新区建设,为其提供土地、劳力 资源,决定设立合肥市直接管辖的蜀山镇(原井岗镇)。同年 11 月,蜀山镇政 府上报市政府,请求成立工业区。1992年 2月,市政府批复,同意建立蜀山工业区。 蜀山工业区位于蜀山路(今长江西路)北侧,环湖东路西侧。同年 3 月 17 日, 我到市建委列席参加主任办公会。其中,有一项议程就是市规划院汇报蜀山工业 区规划选址定点问题。大家认为,蜀山镇要求在董铺水库水源保护区附近选址新 建工业区是不合适的,因为涉及水源和风景区的保护。但是,蜀山镇镇域大部分 都是合肥高新区发展备用地,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段建设工业区,只能是选址控制 用地规模在 1 平方公 里以内。同时,限制 投入的行业,主要是 搞小商品和无污染的 企业项目。自此,市 规划院编制了蜀山工 业区总体规划,作为 合肥高新区的配套支 撑区。
随着经济发展, 2000 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蜀山工业区改名为「合肥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到 2006 年,省政府下 达文件,将这个工业区与蜀山新产业园区合并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保留省级 开发区。
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是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形成 差异竞争」的指导思想,突出「科技、生态」两大特色,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目前,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步明晰,基本形成了高新 技术、电力装备、机械制造、 现代服务等四大产业板块。
龙岗工业区20 世纪 90 年代,肥东县为接纳合肥市 的工业扩散,落实「工业立 县」战略,于 1991 年,在 邻近合肥市东郊的斩龙岗地 区建立一个工业园区。这件 事,引起了市政府钟咏三市 长的重视,钟市长说:“这 个地段不错,离市区和县里 交通距离较适中,但斩龙岗 有个『斩』字,不好听,对 招商引资也不吉利,就去掉 个『斩』字,叫『龙岗工业区』 吧。这样,与长丰县的双凤 工业区也有个对应。你有龙, 他有凤,龙凤呈祥,兴旺生 财,经济发达。」4 月 20 日 上午,我到肥东县参加龙岗 工业区现场办公会。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市计委王林健主任主持会议。
会上,市政府邵挺根副市长、杜平太副秘书长,县委夏毓平书记、王琳副书记均 参加了会议。我代表市规划院介绍龙岗工业区规划方案。邵市长在总结讲话中指 出,合肥市的开发区刚刚起步,必须适应扩大改革开放、迎接外资招商的需要, 要抓好龙岗工业区的规划,起步实施,一靠低门槛政策,以地生财;二靠以地招 商,享受优惠政策;三要分几步走,制订工业区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这项 工作由市计委牵头,各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经过近十年的规划建设,龙岗工业 区初具规模,建设用地达 7.5 平方公里。为扩大经济发展,于 2001 年 10 月,经 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商引资 项目数百个,已成为合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主要发展商贸、房地产、食 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建材产业、家电配件制造业、包装加工业等。2009 年 11 月 1 日,开发区正式移交给瑶海区管辖, 省级龙岗开发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双凤工业区1993 年 4 月 15 日, 我到长丰县双墩镇面粉厂参加长丰县建设 双凤工业区规划和环境评价会议。合肥市 有关委、办、局、院,长丰县委、县政府 领导出席会议,市政府邵挺根副市长主持 会议。市规划院详规二室介绍了工业园区 的规划方案,市环保局刘乃新总工程师就 规划方案对大房郢水库环境影响进行了评 价。会上,大家认真讨论规划方案,邵挺 根副市长作了小结,认为,市规划局、市 规划院对工业园区规划做了很多工作,把 工业区划成一大片五小片,集中连片建设, 明确 2.17 平方公里为规划起步区、4~5 平方公里为规划发展区,要求沿铁路东 侧留作发展用地,控制在水库水源保护区外开发,严禁污染水源;解决好工业区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善,做 好与合肥市区的有机衔接,尽快 成立工业区管委会,专人负责, 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支持长丰县 尽快富起来。同年 5 月,市政府 批准成立双凤工业区,着手编制 工业区总体规划。市规划院在较 短的时间内完成《双凤工业区总 体 规 划(1993—2000)》 的 编 制,将其功能定位为工业、商贸、 房地产开发和旅游业,并确定了 开发区的规划布局形态和用地结 构。2003 年,随着合肥市现代化 大城市目标的推进,双凤经济开 发区的经济建设也呈现扩张态势。
5 月份,由市规划院编制完成开发区(2003— 2015 年)的总体规划,用地规模从 4.95 平方公里扩展到 9.3 平方公里,明确开 发区以工业为先导、工贸并重、生活和休闲 为一体的产业定位。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工业区已初步 形成了节能环保、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汽 车及机械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聚集了一大 批知名企业,围绕「超高对接合肥主城区, 打造北城升级版」目标,全力推进晋升国家 级开发区工作。被批准为省级的双凤开发区 已经成为合肥北部组团的核心区域。
合肥市化学工业园为全面落实科学发 展观,解决合肥市化学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促进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市政府于 2006 年 6 月批准成立合肥市化 学工业园。园区位于肥东县境内,西距撮镇 2 公里,东距桥头集约 1 公里。2006 年,化学工业园规划由市规划院负责编制,规划功能定位为立足华东、辐射全国、 面向国际的具有合肥特色的化学工业集中区。到 2020 年,用地规模为 20.67 平 方公里,产业发展规划为化工、建材、物流,规划布局为综合服务区、化工建材 市场区、物流产业区、化工产业区。
庐阳产业园园区位于合肥市北部,南起城市北二环,北连长丰县双凤工业 区,东至淮南铁路,西至蒙城路。于 2002 年 9 月 4 日,由市政府批准创建,总 规划面积 11.12平方公里。园区性质是:以工业为主导,积极发展少污染、高科技、 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同时,带动物流业和居住、休闲、娱乐业的滚动发展。系 集工、贸为一体的新型园区。2003 年,由市规划院负责编制庐阳产业园总体规划。 2006 年,园区更名为庐阳工业区,并升级为省级开发区。
总用地规划面积 13.53 平方公里,开发将围绕打造安徽省高新技术、服务业示范的构想,依托智慧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示范基地「四大基 地」建设,打造「育苗器—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一条龙的科技创新培育 链条日趋成熟。
瑶海产业园园区 位于合肥市东北部,南起 北二环汴河路东侧,北至 职教城,东与肥东县新城 开发区接壤,西与合肥新 站综合试验区相连,区域 面积 31.9 平方公里。园 区 创 建 于 2002 年 8 月, 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配套 加工企业、 第二产 业。 2006 年,园区实现生产总 值 9.9 亿元。
2003 年,瑶 海区政府委托市规划院编 制《瑶海工业园区总体规 划(2003—2010 年)》。 2006 年 4 月 28 日,园区 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展到 10 个社区、31.5 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以新海 广场为中心的东西两片居住区、中间一个工业集中区的结构布局,成为招商引资 的主载体、工业园区的主力军。2010 年 10 月,瑶海工业园划归合肥新站综合试 验区。
包河产业园园区坐落于合肥市南郊的城乡结合部,合宁高速与合巢路交口 东南侧。规划范围东起葛大店,经义兴镇至淝河汽车制造厂的公路;西至姥山路, 北起合宁高速绿化带。园区创建于 2002 年 5 月 22 日,于 2006 年 2 月,批准成 为省级开发区。规划产业以汽车零部件、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医药制造业为主,规划总用地由 13.1 平方公里扩展到 40 平方公里。
2002 年,由市规划院负责编 制园区总体规划(2002—2010 年),已初步形成汽车、印刷包装、新型建材、 医药科技、电子产业等多种特色功能园区。「十一五」期间,包河工业区主动融 入合肥滨湖新区规划,全面推进以强化功能,优化升级为内涵的二次创业,实现 工业、居住、商业、文化、休闲五位一体,互动发展的格局,努力把包河工业区 建成工业经济的主平台、「江淮车谷」的主载体和「安徽浦东」的重要组团。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