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力以“复”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力以“复”
生物医药既是重要的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基础产业。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上海不少药企正在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通供应链、守护“生命线”。
在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的滨海路上,早晚7点左右都有一辆大巴车在行驶,接送复工复产的员工往返工厂区与宿舍区。作为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内的重点企业,目前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已有600多名员工到岗,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左右。
迪赛诺是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的重要供应商。“4月18日,我们从防范区召回了头部批300多名员工参加闭环生产,其后又分批召回,目前累计到岗600多名。可以说,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迪赛诺总经理叶世来说。
老港镇党委书记江臻宇表示,包括迪赛诺在内,目前全镇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复工复产的达到九成左右。这些厂区门口都设置了“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及时监测进出人员健康信息,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打造高端原料药基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固链强链。”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获批的创新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疫情以来,一些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坚持闭环生产,全力保障抗肿瘤等重大疾病药物器械的生产供应。
跨国药企罗氏制药的抗肿瘤药物“希罗达”曾一度库存告急,即将面临全国多区域的供应断货。在被纳入头部批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希罗达”需要的所有工种72名复工人员均已到岗。与此同时,头部批跨省通行证顺利获批,也为药物冷链运输“保驾护航”。
在抗肿瘤药物中,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药物的生产运输备受关注。CAR-T药物对于部分血液肿瘤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十分严格,尤其是运输要在全程冷链的条件下进行。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基仑赛注射液是我国首款获批的CAR-T药物。复星凯特执行总裁黄海告诉记者,从3月16日开始,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实行了封闭生产,50余名员工在生产一线保证CAR-T药物不断供。4月份公司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后,又迎来80多名员工返岗。目前,公司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左右。
2个多月来,复星凯特在疫情下完成了几十份CAR-T药物的个性化生产,分别送到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患者手中。“运输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打细算,比如查询当地防疫要求,安排运输人员、车辆以及路线,协调内部生产任务等。”黄海说。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仍然在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机遇。叶世来表示,在高端原料药的基础上,迪赛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药品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复星凯特表示,针对已上市的产品,企业将不断扩展新的适应症,同时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持续攻坚,为患者带来更多新选择。
据了解,上海从6月上旬开始,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随着更多员工返岗、物流更加通畅,生物医药产业还将持续复苏。
合肥一中肥东分校揭牌 今年9月开始招生
商议院 合肥为何要在疫情防控关键...
商议院 让公开透明信息成为照“谣...
商议院 故意隐瞒 半城陪绑 您看这...
【橙视觉】畲乡生态美 民俗兴乡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力以“复”
2022-05-25 20:02:41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力以“复”
生物医药既是重要的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基础产业。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上海不少药企正在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通供应链、守护“生命线”。
在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的滨海路上,早晚7点左右都有一辆大巴车在行驶,接送复工复产的员工往返工厂区与宿舍区。作为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内的重点企业,目前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已有600多名员工到岗,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左右。
迪赛诺是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的重要供应商。“4月18日,我们从防范区召回了头部批300多名员工参加闭环生产,其后又分批召回,目前累计到岗600多名。可以说,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迪赛诺总经理叶世来说。
老港镇党委书记江臻宇表示,包括迪赛诺在内,目前全镇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复工复产的达到九成左右。这些厂区门口都设置了“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及时监测进出人员健康信息,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打造高端原料药基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固链强链。”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获批的创新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疫情以来,一些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坚持闭环生产,全力保障抗肿瘤等重大疾病药物器械的生产供应。
跨国药企罗氏制药的抗肿瘤药物“希罗达”曾一度库存告急,即将面临全国多区域的供应断货。在被纳入头部批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希罗达”需要的所有工种72名复工人员均已到岗。与此同时,头部批跨省通行证顺利获批,也为药物冷链运输“保驾护航”。
在抗肿瘤药物中,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药物的生产运输备受关注。CAR-T药物对于部分血液肿瘤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十分严格,尤其是运输要在全程冷链的条件下进行。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基仑赛注射液是我国首款获批的CAR-T药物。复星凯特执行总裁黄海告诉记者,从3月16日开始,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实行了封闭生产,50余名员工在生产一线保证CAR-T药物不断供。4月份公司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后,又迎来80多名员工返岗。目前,公司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左右。
2个多月来,复星凯特在疫情下完成了几十份CAR-T药物的个性化生产,分别送到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患者手中。“运输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打细算,比如查询当地防疫要求,安排运输人员、车辆以及路线,协调内部生产任务等。”黄海说。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仍然在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机遇。叶世来表示,在高端原料药的基础上,迪赛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药品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复星凯特表示,针对已上市的产品,企业将不断扩展新的适应症,同时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持续攻坚,为患者带来更多新选择。
据了解,上海从6月上旬开始,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随着更多员工返岗、物流更加通畅,生物医药产业还将持续复苏。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力以“复”新华社记者龚雯、何欣荣生物医药既是重要的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基础产业。作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上海不少药企正在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通供应链、守护“生命线”。在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的滨海路上,早晚7点左右都有一辆大巴车在行驶,接送复工复产的员工往返工厂区与宿舍区。作为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内的重点企业,目前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已有600多名员工到岗,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左右。迪赛诺是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的重要供应商。“4月18日,我们从防范区召回了头部批300多名员工参加闭环生产,其后又分批召回,目前累计到岗600多名。可以说,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迪赛诺总经理叶世来说。老港镇党委书记江臻宇表示,包括迪赛诺在内,目前全镇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复工复产的达到九成左右。这些厂区门口都设置了“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及时监测进出人员健康信息,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打造高端原料药基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固链强链。”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获批的创新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疫情以来,一些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坚持闭环生产,全力保障抗肿瘤等重大疾病药物器械的生产供应。跨国药企罗氏制药的抗肿瘤药物“希罗达”曾一度库存告急,即将面临全国多区域的供应断货。在被纳入头部批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希罗达”需要的所有工种72名复工人员均已到岗。与此同时,头部批跨省通行证顺利获批,也为药物冷链运输“保驾护航”。在抗肿瘤药物中,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药物的生产运输备受关注。CAR-T药物对于部分血液肿瘤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十分严格,尤其是运输要在全程冷链的条件下进行。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基仑赛注射液是我国首款获批的CAR-T药物。复星凯特执行总裁黄海告诉记者,从3月16日开始,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实行了封闭生产,50余名员工在生产一线保证CAR-T药物不断供。4月份公司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后,又迎来80多名员工返岗。目前,公司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左右。2个多月来,复星凯特在疫情下完成了几十份CAR-T药物的个性化生产,分别送到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患者手中。“运输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打细算,比如查询当地防疫要求,安排运输人员、车辆以及路线,协调内部生产任务等。”黄海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仍然在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机遇。叶世来表示,在高端原料药的基础上,迪赛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药品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复星凯特表示,针对已上市的产品,企业将不断扩展新的适应症,同时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持续攻坚,为患者带来更多新选择。据了解,上海从6月上旬开始,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随着更多员工返岗、物流更加通畅,生物医药产业还将持续复苏。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