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阜阳:追“光”逐“链”持续上“新”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

admin6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51

  近年来,阜阳市推出多项举措,优化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勇当皖北振兴的排头兵。在“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阜阳也积极抢抓机遇,光伏新能源产业从十年前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跨越赶超”,并且带动了电池生产、相关组件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集聚,目标直指千亿元。

  今年2月,记者来到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体部拉晶车间,在单晶炉内,多晶硅原料经过投料、长晶等工序,成为一个个超大型的单晶硅体,再经过切片工序,蕞终变身为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应用在一个个光伏板上。

  阜兴新能源科技生产技术部总监钱虎林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个大规模生产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2.2亿元,是阜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据介绍,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GW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集聚。

  除了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阜阳还积极引进了皇氏绿能科技、赛颍、燕龙基、铜诚新能源、国成光电、彩峡颍上新能源等一批光伏重点企业。伴随着一家家企业落户,一个个项目投产,阜阳光伏产业逐步构建起从太阳能硅片、电池片到光伏玻璃、组件、边框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打造了基于“制造+应用”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以阜阳经开区、颍上经开区、阜合产业园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同时,国家首批、长三角首个大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基地包括风电55万千瓦、光伏65万千瓦、储能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目前首期已并网。

  记者走进阜阳颍上经济开发区,近年来,颍上经开区优化招商方式,完善产业生态,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新风口”。作为经开区重点项目之一,安徽赛拉弗总投资约107亿元,规划组件投资35亿元,年产单玻及双玻光伏组件8GW,电池片准备投资72亿元,年产TOPCON&HJT电池片18GW。目前,光伏组件一期2GW已经投产,二期2GW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三期4GW预计2025年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年利税30亿元,带动就业约3000人。

  安徽赛拉弗落户颍上经开区,不仅看中了颍上经开区的营商环境,而且也看中了这里较为完善的光伏产业链配套。“我们企业所使用的光伏玻璃是来自于距离不远的燕龙基,交通运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安徽赛拉弗相关部门负责人卞介龙说。

  燕龙基作为光伏发电产业链上游企业,2年内建成的日产3850吨光伏压延玻璃项目,预期产值可达到50-60亿元,年利税6个亿,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形成年产1.83亿平米光伏玻璃生产能力,全部达产后可满足25GW光伏组件生产需求。

  记者了解到,颍上开发区聚焦光伏新能源产业,以赛拉弗8GW光伏组件+15GW超高效N型光伏电池片项目、燕龙基12000吨光伏玻璃及深加工项目等为依托,完善光伏玻璃-电池片-焊带-背板-边框-光伏组件-支架的光伏产业链,迅速形成产业闭环,计划在“十四五”产业链产值达400亿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勇当皖北振兴的排头兵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撑。为了给产业发展增添“内生动力”,阜阳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促进了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通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走出了一条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办学道路。

  记者走进阜阳技师学院,走进教室就像进入了工厂车间,阜阳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率先探索出“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和“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三转四像”办学模式。

  “平时教学就围绕生产开展,学生毕业即成高级工,初次就业率均值在98%以上,在安徽就业率达65%。”阜阳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徐廉表示,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该校还聘用一些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知名大赛教练,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聚焦地方培育壮大的产业以及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对应设置相关专业。面对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和阜阳市的“十大特色产业”,该校建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16个“高精尖”专业,把教学课堂搬到了企业一线,把企业引到了学校,把生产流程变成教学流程。

  通过深入实施“三转四像”办学,近两年学院规模迅速扩大,内涵持续提升,全日制在校生发展到2万人,特别是毕业生就业质量逆势走高,初次就业率均值达98%以上,在皖就业率达65%,重点产业就业率也从5年前的27.6%提高到34.2%,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5000元、部分优秀毕业生入职月薪达1.4万元,迅速成长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加速阜阳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转变。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文/摄)

  我和我的黄山·春季篇——春,听松 ...

  男子盗窃140双“臭鞋”被抓获

  高速上连续变道 多辆大货急避 合肥 ...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商议院 “老大难”不能“一直难”

  【本期策划】《乌梅子酱》为什么那么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阜阳: 追“光”逐“链”持续上“新”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

  2023-03-22 09:21:25

  近年来,阜阳市推出多项举措,优化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勇当皖北振兴的排头兵。在“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阜阳也积极抢抓机遇,光伏新能源产业从十年前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跨越赶超”,并且带动了电池生产、相关组件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集聚,目标直指千亿元。

  今年2月,记者来到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体部拉晶车间,在单晶炉内,多晶硅原料经过投料、长晶等工序,成为一个个超大型的单晶硅体,再经过切片工序,蕞终变身为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应用在一个个光伏板上。

  阜兴新能源科技生产技术部总监钱虎林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个大规模生产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2.2亿元,是阜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据介绍,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GW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集聚。

  除了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阜阳还积极引进了皇氏绿能科技、赛颍、燕龙基、铜诚新能源、国成光电、彩峡颍上新能源等一批光伏重点企业。伴随着一家家企业落户,一个个项目投产,阜阳光伏产业逐步构建起从太阳能硅片、电池片到光伏玻璃、组件、边框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打造了基于“制造+应用”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以阜阳经开区、颍上经开区、阜合产业园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同时,国家首批、长三角首个大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基地包括风电55万千瓦、光伏65万千瓦、储能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目前首期已并网。

  记者走进阜阳颍上经济开发区,近年来,颍上经开区优化招商方式,完善产业生态,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新风口”。作为经开区重点项目之一,安徽赛拉弗总投资约107亿元,规划组件投资35亿元,年产单玻及双玻光伏组件8GW,电池片准备投资72亿元,年产TOPCON&HJT电池片18GW。目前,光伏组件一期2GW已经投产,二期2GW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三期4GW预计2025年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年利税30亿元,带动就业约3000人。

  安徽赛拉弗落户颍上经开区,不仅看中了颍上经开区的营商环境,而且也看中了这里较为完善的光伏产业链配套。“我们企业所使用的光伏玻璃是来自于距离不远的燕龙基,交通运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安徽赛拉弗相关部门负责人卞介龙说。

  燕龙基作为光伏发电产业链上游企业,2年内建成的日产3850吨光伏压延玻璃项目,预期产值可达到50-60亿元,年利税6个亿,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形成年产1.83亿平米光伏玻璃生产能力,全部达产后可满足25GW光伏组件生产需求。

  记者了解到,颍上开发区聚焦光伏新能源产业,以赛拉弗8GW光伏组件+15GW超高效N型光伏电池片项目、燕龙基12000吨光伏玻璃及深加工项目等为依托,完善光伏玻璃-电池片-焊带-背板-边框-光伏组件-支架的光伏产业链,迅速形成产业闭环,计划在“十四五”产业链产值达400亿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勇当皖北振兴的排头兵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撑。为了给产业发展增添“内生动力”,阜阳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促进了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通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走出了一条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办学道路。

  记者走进阜阳技师学院,走进教室就像进入了工厂车间,阜阳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率先探索出“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和“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的“三转四像”办学模式。

  “平时教学就围绕生产开展,学生毕业即成高级工,初次就业率均值在98%以上,在安徽就业率达65%。”阜阳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徐廉表示,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该校还聘用一些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知名大赛教练,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聚焦地方培育壮大的产业以及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对应设置相关专业。面对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和阜阳市的“十大特色产业”,该校建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16个“高精尖”专业,把教学课堂搬到了企业一线,把企业引到了学校,把生产流程变成教学流程。

  通过深入实施“三转四像”办学,近两年学院规模迅速扩大,内涵持续提升,全日制在校生发展到2万人,特别是毕业生就业质量逆势走高,初次就业率均值达98%以上,在皖就业率达65%,重点产业就业率也从5年前的27.6%提高到34.2%,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5000元、部分优秀毕业生入职月薪达1.4万元,迅速成长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加速阜阳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转变。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文/摄)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HR沙龙

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HR沙龙

  11月25日上午,由国家级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及蔚来联合主办的“遇见蔚来”HR沙龙在合肥万象城蔚来中心举行。来自太古可口可乐、联宝科技、京东方、长鑫存储、佳通轮胎、海尔合肥工业园、长虹美菱、洽洽等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与合肥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等知名人力资源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会上,蔚来工业化业务伙伴部高级总监葛欣和员工...

亩均税收达4170万元合肥智慧产业园如何高质量发展

亩均税收达4170万元合肥智慧产业园如何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年度亩均产值达到1056.40万元/亩、亩均税收达到41.70万元/亩,在疫情防控之下,合肥智慧产业园交出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3月23日,本网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新站区高新区学府路的合肥智慧产业园,探访该园区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发展的节奏,印在这块土地的肌理血脉之中。...

加速数字赋能!蜀山区这一项目即将竣工投产!

加速数字赋能!蜀山区这一项目即将竣工投产!

  该项目位于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皖山路与花峰路交口西北角,由合肥网达软件有限公司建设,占地面积约为50亩,总建筑面积119883平方米,其中计容面积为83375平方米,是网达软件上市后建设的头部个产业化项目。   合肥网达软件有限公司移动互联网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以数字化赋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网达移动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将搭建集网达软件研究院、产...

合肥各区域蕞新详细产业定位发展规划含包河蜀山新站庐阳高新等区

合肥各区域蕞新详细产业定位发展规划含包河蜀山新站庐阳高新等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合肥各区域蕞新详细产业定位发展规划,含包河蜀山新站庐阳高新等区   我是合肥买房参谋吴哥,211大学毕业, 十余年房产经验,熟悉合肥买房政策、区域规划与学区,成功指导数千名购房者合肥置业。   以下为“合肥买房参谋”微信...

合肥工业园区名单一览合肥市产业园区有哪些合肥工业园区介绍

合肥工业园区名单一览合肥市产业园区有哪些合肥工业园区介绍

  合肥工业园区名单一览 合肥市产业园区有哪些 合肥工业园区介绍   合肥工业园区名单一览 合肥市产业园区有哪些 合肥工业园区介绍   合肥,安徽省省会,是皖江示范区、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那么合肥市都有哪些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呢?小编在文章中为大家整理了合肥市工业园区名单,以及合...

合肥打造“芯视界”产业园一期已建成投用

合肥打造“芯视界”产业园一期已建成投用

  6月26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获悉,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芯视界”产业园一期已经建成投用,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   产业园位于铜陵北路与双凤路交口,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多层厂房、标准厂房及园区生活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科创大厦已建成投用,招引入驻为国半导体、沃能新能源、芯泽科技等项目,未来将形成“一带双轴...

合肥新添一健康医疗产业园

合肥新添一健康医疗产业园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科教文卫   5月31日上午,合肥高新区举行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重点项目集中落地暨健康医疗产业园启动活动。   记者了解到,此次集中落地生命健康产业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约175亿元,项目涵盖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药、高端仿制药、医药服务等领域。本次项目集中落地标志着合肥高新区规划的5.08平方公里健康医疗产业园正式启用。...

合肥欲打造日本产业园经开区和高新区都要建

合肥欲打造日本产业园经开区和高新区都要建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本报讯 我市近年来引进日资增速加快,为了给日渐增多的日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合肥经开区和高新区都计划建设日本产业园,让入驻的企业享受到贴心服务。   据了解,位于合肥经开区内的日本产业园占地2.5平方公里,根据入驻企业不同需求,分为A区和B区两部分。无论是发展中的小企业,还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