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增面积3505万平方米!蜀山区科创载体项目蕞新进展来了

admin6个月前 (10-21)合肥产业信息43

  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蜀山区勇当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当前,蜀山区深入推进“全域科创”战略2.0版,锚定“3030”目标,紧扣“新质生产力”,加速改造、新建原合肥技师学院改造项目、“科里科气1986”产业园、科里科气新智造产业园、新医学成果转化加速中心、环境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高能级的科创载体。

  蜀山区2021年提出实施“全域科创”战略以来,全区已投入使用17.5万平方米的优质科创载体,其中大多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周边“15分钟科创圈”,吸引了企业纷至沓来,趋于饱和。

  如何让城市和科创“双向奔赴”,实现高效“扩容”? 蜀山区采取“科创+城市更新”创新打法,让城区存量变身产业发展空间。

  “蜀山区的科创载体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因地制宜地导入科创资源后,演变出了‘左邻右舍’‘院校创新、周边创业’等多种创新生态。”蜀山区科创集团副总经理王良才表示。

  日前,“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学岛站孵化的安徽模式识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顺利“毕业”,迁至创新加速器——原合肥技师学院改造项目继续“深造”,深耕“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据悉,原合肥技师学院改造项目位于肥西路28号,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诸多高校为邻,地处“科大硅谷”蜀山园环科大科创走廊的核心区域,是蜀山区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又一生动实践。

  “院内共有4栋楼宇,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未来将打造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磁吸地’。”蜀山区科创集团该站点负责人介绍。

  通过载体提升改造,让低效、闲置资产“枯木逢春”,为蜀山注入更多的创新资源,带来更强劲产业动力。

  位于淠河路的“科里科气1986”产业园,正是依托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及两个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将闲置的厂房进行改造升级,积极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低空经济产业为核心的园区。在全球合伙人红专双科的牵线搭桥下,吸引来了头部只“金凤凰”,6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孵化基地揭牌入驻。“从学校到园区仅需15分钟车程,便于学院创新创业团队开展研发工作,并且车间高挑的空间也符合智能制造研发、中试场地的需求。”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科里科气1986”产业园效果图。

  “园区载体面积约4.7万平方米,目前正按照产业导向积极招商中,根据企业需求改造办公房型,完成从‘办公空间’到‘创新空间’的升级。”蜀山科创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7月以来,在蜀山经开区科里科气新智造产业园施工现场,不时有科技型企业前来考察,多家企业已计划入驻园区。“园区前身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百帮产业园,为更好地实现腾笼换鸟、产业迭代升级,我们在原用地基础上科学规划,打造总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的新产业园区。”园区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积极打造“红色工地”“绿色工地”“智慧工地”,保障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目前已完成1.3万平方米既有建筑的提升改造,3.7万平方米的新建载体也将于今年10月份封顶。

  科里科气新智造产业园实景合成鸟瞰图。

  据该负责人介绍,此园区离科学岛仅10分钟路程,与“岛民”生活所在的科学家园小区隔路相望,是“科大硅谷”蜀山园环科学岛科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接岛上技术中试熟化与成果转化,引导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升级。

  走近位于太湖路与肥西路交口的新医学成果转化加速中心,便被眼前这座别具一格的“科大红”建筑吸引。

  “中心面积约2.35万平方米,是‘科大硅谷’蜀山园环科大科创走廊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工作,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该中心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从地理位置看,中心南北两端连着南七金隅天地、三里庵商圈,丰富的生活配套、多元的空间场景、新鲜的商业业态将成为新兴科创企业吸引人才的优势,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空间,汇聚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在蜀山区千丈路与宝月路交口的环境经济产业园施工现场,400余名工人正在安装暖通、消防等设施设备。“园区总建筑面积有20.2万平方米,目前14栋楼主体结构已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工。”该园区现场负责人表示,园区可同时容纳超100家企业,将打造成集科技成果丰富、人才力量雄厚、科研设施齐全、产业要素集聚为一体的新型战略产业集群。

  出门见绿、推窗遇景、就近健身......该园区北临董铺水库,东侧蜀山体育公园、山茶公园,西侧紧靠合肥西绕城高速,出园区即有足球场、网球场及篮球场等运动场所,“我们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蜀山这片热土上竞相奔腾、追逐梦想!”该负责人表示。

  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优质企业纷至沓来、科研院所安营扎寨……随着高能级载体的规划推进,一批创新资源将集聚蜀山,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审核朱琛琛责编吴亚晓岳编辑李瑜琪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安徽新媒体集团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阜阳:追“光”逐“链”持续上“新”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阜阳:追“光”逐“链”持续上“新”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

  近年来,阜阳市推出多项举措,优化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勇当皖北振兴的排头兵。在“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阜阳也积极抢抓机遇,光伏新能源产业从十年前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跨越赶超”,并且带动了电池生产、相关组件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集聚,目标直指千亿元。   今年2月,记者来到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体部拉晶车间,在单晶炉...

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纳客

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纳客

  今后,无论是招聘还是求职,在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都将一应得到满足。4月12日,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招商推介会暨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包括9家全国人力资源行业百强企业在内的18家企业成为首批入驻的企业。   “我们坚持高规格办园,省政府已于2018年4月向国家人社部申报国家级,国家人社部已两次派员来肥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有望年内获批国家级园区。”据...

中建一局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中建一局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央广网合肥10月31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朱玥)10月31日,中建一局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项目迎来全面建设新阶段。   项目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央广网发 朱玥 摄)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总投资约20亿元,用地面积约300亩,总建筑面积约25.64万平方米。建设前...

亩均税收达4170万元合肥智慧产业园如何高质量发展

亩均税收达4170万元合肥智慧产业园如何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年度亩均产值达到1056.40万元/亩、亩均税收达到41.70万元/亩,在疫情防控之下,合肥智慧产业园交出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3月23日,本网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新站区高新区学府路的合肥智慧产业园,探访该园区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发展的节奏,印在这块土地的肌理血脉之中。...

全国双创周长三角创意经济论坛暨IDC“创投中国”大会在合肥召开

全国双创周长三角创意经济论坛暨IDC“创投中国”大会在合肥召开

  “合肥钢铁厂遗址是独一无二的城市资源禀赋,合肥长足发展走到新一线城市的今天,加上作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的一流科研实力,这都是合肥东部新中心发展的非常利好,我们相信创意产业会为城市更新带来新赛道。” 长三角创意经济专委会秘书长沈蕾在全国双创周长三角创意经济论坛暨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IDC)之“创投中国”上如是说。9月18日,全国双创周盛会在合肥市瑶海区召开,来自长三角城市的专家学者...

全省唯一环境产业集聚园区揭牌

全省唯一环境产业集聚园区揭牌

  10月25日上午,首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大气联防联控协商会暨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揭牌仪式在合肥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正式落户合肥。   据介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是安徽省唯一环境产业集聚园区,园区坐落在有着“安徽蕞美开发区”之称的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   会上,来自中科院合肥...

创新模式合作共赢:中国声谷与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谋发展

创新模式合作共赢:中国声谷与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谋发展

  开放合作促共赢,创新模式谋发展。3月15日,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中国声谷座谈会圆满举办。会议旨在聚焦各自优势资源,探讨赋能园区企业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双方在资源赋能、人才赋能、党建联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   当天,中国服务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周虎、招商运营总监左磊等相关人员,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祁东风、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郭铁等出席会议;特邀园...

合肥WE媒体公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新模式

合肥WE媒体公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新模式

  提升,现已成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和新媒体文化战略发展基地,吸引了近30家新媒体、创意设计、文化   当天下午,李修松一行实地走访了新浪安徽、庐州雅集、睿舟科技等部分园区入驻企业,对企业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上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并为各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建议。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李修松认真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园区运营模式、发展规划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