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劳能者在巢!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关注“巢湖共青团”,传递“青春正能量”
初冬的大岭村掩映在色彩斑斓的树林里,村落若隐若现。顺着村部前面的一条村道徐徐而行,不多远便来到了白云庵村村口。“85后”创业青年李二弟一手打造的白云安度假民宿项目就坐落在此。虽然还在试营业阶段,但是每逢周末,这里都是“一房难求”,成了合肥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位于革命老区银屏山腹地,近年来,当地充分挖掘生态区位优势,通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对山村道路、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这与素有乡土情怀、想要在农村大展手脚的李二弟一拍即合,在这个背景下,兼顾休闲旅游、观光采风、养生度假的白云安度假民宿应运而生。历经三年多的发展,昔日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市民竞相前来打卡的“网红村”。
2008年,大学毕业后的李二弟去了自家厂里上班,平日里协助家里承接各项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细心的李二弟发现很多农村人选择外出务工,家中的田地、林地逐渐被闲置、荒废,这让他心生惋惜:“外出打工未必都是高薪,还顾不了家。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呢?”
恰逢国家鼓励退耕还林政策,在家人的支持下,李二弟开办苗圃公司,租赁村民们的土地种植苗圃,现已经扩大到1500余亩,每年村民获土地租金收益达45万元,带动本村劳动力就业50余人,每人每年工资收入增加约2.6万元。在此过程中,李二弟还一并承租了项山村扶贫产业园茶园,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2万元,带动村民就业10余人。
2017年,公司承接了通往白云庵村道路的园艺业务,李二弟和大家一起手拿砍柴刀一点点地开辟出一条路。“当时那条路严格意义上都不算路,布满荆棘,树枝杂草长得有半人高”。李二弟说,一路修剪到头后,当白云庵村映入眼帘的时候,自己深深地被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给吸引了:当时的白云庵村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入口;村里在籍26户,常住人口6人,19套房屋保护完整。“刚好那段时间看新闻,多次听到乡村振兴这个词,就觉得振兴乡村是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大工程,那么,白云庵村是不是也可以围绕乡村振兴做做文章?”李二弟说。
说干就干,在咨询了团市委、镇政府后,2019年,李二弟与散兵镇政府一起着手打造大岭民宿项目(白云安度假民宿项目的前身)。三年里,大岭民宿一期、二期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配备了26个房间、3个会议室、2个餐厅、2个多功能活动室,以及2万平方米的户外露营地等相关设施。今年8月,三期农业研学基地和四期稻田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开工建设。据李二弟介绍,民宿内外配备了30亩农场,还有各类精品水果采摘园约30亩,住宿之余,可进行当地野生葛根粉、生态茶叶销售等,满足游客对山区特色农产品需求。
如今,该项目成了周边地区市民们休闲度假的“后花园”。从巢湖市区驱车过去,仅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白云安度假民宿。沐浴在初冬暖阳里的白云安度假民宿一片祥和,时近时远的欢笑声让这里平添了几分活力:这边游客们自己动手体验柴火灶做饭,一方柴火灶,散发着徐徐的蒸雾,柴火在灶膛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边草坪广场上卧着几顶帐篷,大人们喝茶聊天,孩子们在草地上踢球追逐,好不热闹。虽然处在试营业阶段,但平日里已是接待不断,尤其是周末,往往需要提前好几天预定。
桑梓情怀报家乡,青春建功新时代。随着白云安度假民宿运营日臻成熟,目前已完成及预计今年完成的乡村振兴产值数据为运营期租金缴纳给大岭村55.2万元/每年,二期、三期额外租赁的闲置房屋及土地租金15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60名左右,其中大岭村本土就业岗位30名左右,本地年度工资总额约110万元,额外缴纳给大岭村劳务公司管理费11万元,带动大岭村、项山村及散兵镇境内的农副产品销售约140万元。大岭村白云庵村从原本仅有常住村民2~3户的空巢村,变成了现在返乡人员越来越多的热闹村。李二弟被推选为“巢湖市创业创新好青年”“合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
“守护家乡,青春有我。我愿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带领更多家乡人在家门口奔向共同富裕”。荣誉在身,李二弟直言自己将化责任为动力,让白云生处不仅有人家,更有人气。
采访何孝霞时,“双十一”刚过,订单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巢湖市烔炀镇三份村的安徽省紫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欧洲月季种植基地里,何孝霞穿梭于各个种植大棚和包装厂房之间,和工人们一起马不停蹄地选货、发货。一群工人中,身材娇小的何孝霞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盘起头发、挽起袖子的模样,处处透着干练和利落。
“90后”的何孝霞是这块基地的负责人,在这之前她干过会计、做过扶贫专干,都没能让她割舍对土地、对农村的热爱。“就是单纯地喜欢农村,想在农村做出一番成就”。一如何孝霞的简单、直接,土生土长的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返乡创业,种植欧洲月季,成为了一名“新农人”。
几经调研“90后”会计返乡当“花匠”
虽值深秋,但在何孝霞的种植大棚里,各色月季开得正盛,粉色的、白色的、鹅黄色的、鲜红色的……一朵挨着一朵,看着甚是喜人。“欧洲月季的名字都很好听,你看,这株是玛格丽特王妃,那边的是法国莫奈,在它旁边的那株是碧翠丝。”何孝霞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这些月季,看过去的眼神满是欢喜和期待。
“当时决定回来创业时,和家里人慎重思考了回来后要做些什么,看看周围的返乡创业青年,种什么的都有,当时就想着能不能种些别人没种的。加上我自己很喜欢花,所以就有意往这方面去考虑”。何孝霞说,早在2018年,自己在调研市场时发现,欧洲月季花期长、花型大、颜色多、品种全,一年能多次开花,四季均可种植,在城市园林绿化、家庭、新建小区、美好乡村建设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既可以盆栽,也可以片植,还可以用作绿篱或花廊等,并且还能与多种园林苗木联合应用,“就这样,综合考虑后,我们决定种植欧洲月季”。
为了克服种植技术难题,会计专业毕业的何孝霞自学起花卉种植方面的书籍,不懂的就上网搜索,找专家咨询,一点点积攒起经验,逐渐从花卉种植的“门外汉”成长为远近知晓的“行家能人”。
经过近四年的投入与发展,目前,该基地种植规模达25万株,种植欧洲月季品种达300余个,培育欧洲月季苗200余万株,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成功注册了自有品牌“徽花匠”“宏圣紫园”。
投身直播让花卉从“云端”销往全国
种植上了规模,还要解决销售问题。脑袋瓜灵活的何孝霞早早地将目光瞄上了线上销售平台。“我自己也是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买花。那么别人可以网上销售,我为什么不试试呢?”这一想法得到了曾在沿江城市工作过、接触过直播带货的父亲的支持。很快,父女俩就注册了安徽徽花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了首次直播带货。
何孝霞回忆道,头部场直播是父亲亲自上阵的,自己负责调试设备,为了把自家月季尽可能展示好,父亲一边解说,一边展示,一边教授大家平日里养护的技巧。一场直播下来,父亲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收看的人不是很多,但乐观的父女俩还是为迈出了这一步感到高兴。
就这样,凭借着一部手机,一个脚架,一个账号……借助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优势,何孝霞的团队在花卉基地里定期直播,销售规模和发展速度稳步增长,线上销量占比明显超过线下。“现在我们在市区的一个社区还租了一间工作室,聘请了三名主播,定期开展直播带货,单场在线人”。何孝霞笑着说,现在自己再也不为花卉的销路发愁,种在地里的花卉产品借助电子商务的翅膀,也和其他商品一样走向“云端”,“开遍”全国。
在何孝霞的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不少工人正在修剪、锄草,忙得热火朝天。“他们都是三份村的村民,当时想着既然要用工人,为什么不发动这些村民们呢,活有人干了,他们也多了一份收入”。何孝霞说,每年三四月份是欧洲月季种植培育高峰期,基地就会聘请40余名村民在苗木、花卉基地做一些锄草、修剪等农活,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万多元。
谈及未来,何孝霞直言将与安徽农业大学团队合作,进行新品种研发,为下一步推广种植做准备,“传统苗木种植必须要向科技农业转型才能更好发展,我对它有信心,一如我对乡村那般”。
85年了!那年的南京,永远无法被遗忘!
声明 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点亮“在看”,阅读蕞新消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