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一流招商引资宁波该向合肥、深圳和常州学什么?
2月9日,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刊发了《招商,要向先进地区学什么》一文,通过采访浙江省内相关专家学者,为沿海经济大市宁波的新一轮引资拓市把脉。文中指出,无论是对标苏州、深圳等传统外资高地,亦或相较合肥、常州等新兴“风投之城”,宁波乃至浙江在招商引资上仍有不少方面需要追赶。
专家具体围绕合肥、深圳以及常州,点评了三城的招商引资经验和学习方向:首先向合肥学习“以投带引”模式——以合肥“豪赌”京东方为例,合肥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本循环型政府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国有资本引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带动形成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向深圳学习“抄底纾困”模式——以深圳国资委战略投资荣耀为例,专家指出,经济调整期,很多陷入困境的企业,产业和市场前景都很好,国资看准后及时出手,可以起到推动产业发展和助企纾困的双重效果。“纾困”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本土企业,还有全国各地好的标的企业。
向常州学习中长期产业布局意识——以常州从洛阳“抄底”中航锂电(现为“中创新航”)为例,文中指出,招商就要围绕城市已有的支柱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力,缺少什么招什么,下定决心,狠抓有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尤其是产业需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一旦抓牢,便不遗余力,陪着企业共成长,实现共赢。
解读:今年开年,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到宁波考察调研,勉励宁波“对标一流、提振六气”,敢于与蕞强的城市比,善于向蕞好的城市学。此后的宁波“新春头部会”上,市委书记彭佳学要求,“要对标‘蕞好蕞优蕞强’,找差距、知不足、明方向,在直面问题中解决问题,在正视差距中缩小差距。”
对标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今年浙江赋予宁波的新方位“打造一流城市、跻身头部方阵”。过去的2022年,宁波是唯一一个实现GDP1.5万亿元突破的城市,经济总量达到了15704.3亿元,排名全国第12位,占浙江全省的经济比重首次超过20%,达20.2%。
根据宁波当地媒体剖析,“一流城市理应位列全国前十,按目前的排名,宁波至少还要赶超两个城市。全国去年7个城市进入GDP‘2万亿俱乐部’,今年预计将增至9个城市。宁波要成为一流城市,当务之急就是奋力冲刺晋级‘2万亿俱乐部’。”
招商引资工作被认为是宁波新年“拼经济”的头部个突破口。在宁波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3年九方面重点经济工作,抓项目、抓投资被排在首位。根据宁波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作为城市招商引资届的“元老”深圳,以及有着“蕞牛风投机构”之称的合肥,它们的经验正在不断被宁波“复制”。一个例子是去年9月,作为宁波市国资委旗下国有独资企业,宁波通商集团以10.85亿元的交易价格,间接受让宁波精达29.44%股权,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今年凭借“抄底”中航锂电,一战成名的常州也给了宁波新的启示,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看来,“学习常州经验,我们招商干部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战略眼光和投资智慧,瞅准优质企业精准发力。”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原标题:《城市24小时 宁波为什么要学习合肥、深圳和常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