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合肥蜀山经开区提速“全民健身圈”让群众健身“举步可就”

admin8个月前 (10-01)合肥产业信息7

  安徽合肥蜀山经开区 提速“全民健身圈” 让群众健身“举步可就”

  “我吃完晚饭就来这里健健身,每天和大家一起出出汗,运动完之后全身通透,整个人都舒服多了。”8月28日,在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悠然居小区健身房内,居民王阿姨笑着说。王阿姨每天来这里健身锻炼,她还和小区里的居民成立了自己的健身队伍,跑步、打球、学太极……她觉得退休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兴起,在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内,随处可以看到各种便民健身器材,还有一条条健身步道;这些健身设施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健身热情。居民在1公里范围内可以找到体育公园、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小区健身房、健身步道等便民体育设施,体育融入生活已成为生动现实。

  为落实省市区《暖民心行动方案》,提高辖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和体质水平,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践行“便民化、常规化、公益化、网络化、特色化”的“五化”理念,优化全民健身服务能级,丰富“暖民心行动“内涵,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悠然居小区室内健身房是通过开发区推动暖民心行动,首批试点打造的“健身俱乐部”,统筹配置居民常用的体育健身器材18件,让居民不出小区即可多样化享受到全民健身服务。

  “除了悠然居小区之外,开发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闲置空地建设相应的健身设施,因地制宜,在辖区5个村居先后建立、完善健身点、健身俱乐部和固定的晨、晚练指导站12个。”开发区社会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优化健身阵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居民群众提供‘摸得着、看得见、得实惠’的实质性体育设施建设服务。”

  “《本草纲目》还是《龙拳》?要不来个《阳光宅男》?”在开发区一处健身点内,体育指导教练正在跟队员们一起学习“网红”健身操。“不能在户外锻炼的时候,我们就在小区健身房内跟着直播、视频锻炼,特别方便。”该教练说。

  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开发区依托“你好,邻里”微公益创投项目,培育全民健身运动的居民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常规化、项目化运作,已引导居民自主申报全民健身类项目6个,活动实施范围覆盖至18个居民小区,服务3200余人次。

  此外,依托现有的全民健身服务基础,该经开区进一步整合辖区体育健身服务资源,引入“魅加”“金仕堡”等专业体育资源4家,依据地域特色挖掘、整理、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运动,搭建起体育运动平台,在为居民提供合适的、满意的服务项目同时,推动全民健身持续升温。

  晨晖中或是夕阳下,在该经开区四季花海体育公园内,到处都能看见锻炼的人,他们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也有活力四射的中青年,还有朝气蓬勃的孩童,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展现出全民健身的别样风采。为了让居民积极投身体育健身,该经开区始终将推动全民健身作为重要目标来抓,结合实际,不断加强体育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蜀山经开区社会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经开区不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科学健身服务能力作为体育民生的重点任务。四季花海跑团是区域内目前蕞具影响力的体育健身类组织之一,现有注册会员268人,覆盖开发区5个村居,其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人。“团队成立以来,已自主开展体育技能培训、体育知识推广、体育拉练、公益赛事等近百场体育公益活动。”该负责人说。

  为更好地挖掘和培养健身骨干,蜀山经开区积极发挥综合文化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和服务作用,依托“商居联盟”和“阳光银行”两个志愿服务平台,积极吸收体育教师、工会体育干部、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参与各类体育组织的组建、管理以及活动开展工作,逐步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依托综合文化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服务资源,开展7场基层体育骨干培训和体育技能培训,为居民健身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和优质服务。

  “我们目前为蜀麓苑社区的居民提供健美操和健身舞活动,每周4次。”艺殿堂艺术培训基地的黄老师介绍,她所负责的艺殿堂艺术培训基地是“商居联盟”和“阳光银行”首批入驻的机构。入驻后,在社区的引导下,为居民提供一些公益的健身课程,覆盖5个高密度纯商住小区,惠及200余名居民。

  蜀山经开区积极联动社会资源,带动辖区专业健身资源参与,对晨、晚健身点和其他群体性锻炼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构建多元化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系统整合各类健身资源,切实抓好、做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网络建设。

  为营造健身运动“文化圈”,蜀山经开区还积极实施“社区体育健身配送”“运动营养膳食建议”“家庭健身教练进社区”等指导服务12场,并开展四季健康行、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展示赛等为主的覆盖“全人群”的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在特色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奋力打响“乐动蜀经开”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周静秀 徐明)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六安市裕安区法院到合肥高新区法院明珠法庭考察交流

六安市裕安区法院到合肥高新区法院明珠法庭考察交流

  六安市裕安区法院到合肥高新区法院明珠法庭考察交流   2022-06-17 19:32   6月17日下午,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文一行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明珠法庭进行考察交流。合肥高新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文新及相关部门陪同参加座谈交流。   薛文一行考察了明珠人民法庭,详细了解明珠法庭新审判楼新...

合肥军一驾校—安徽军一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

合肥军一驾校—安徽军一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

  合肥军一驾校—安徽军一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   合肥开发区合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军一驾校   金牌教练教学、场地面积广、师资力量雄厚   安徽军一驾校是由交通运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于2015年6月2日取得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我校和八一驾校强强联手、合作办学,继承发扬八一的优秀传统,...

合肥双凤开发区社区撤并新方式适应园区建设

合肥双凤开发区社区撤并新方式适应园区建设

  历时20天,经过354名社区党员和323名居民代表“两推一选”,双凤开发区日前顺利完成全区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三个社居党组织班子成员18人。   长丰县双凤开发区原辖7个社区,近年来,随着园区大建设、大发展的快速推进,自然村落随着征地拆迁而消失,人口逐渐向拆迁安置小区集中,原有的村居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经县政府批复,该区日前正式完成社居撤并,由原来...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以其先进的科技创新和卓越的投资环境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蕞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来合肥市投资兴业、休闲置家首选之地。   合肥高新区作为安徽省蕞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

合肥康庄驾校—合肥康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合肥康庄驾校—合肥康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合肥康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位于新站区磨店职教城文忠路与岱河路交叉口安徽太子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院内,是经合肥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批准的三级驾校。 康庄驾校训练场地总面积1.5万平方,场地硬化面积1.3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乃200人训练,场地训练科目包含20个倒车入库、3个曲线个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以及7个侧方位停车。目前拥有教练车30辆,其中新桑塔纳8辆,22辆江淮和悦A30。 目前...

合肥开发区将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链

合肥开发区将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链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过30多年发展,安徽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0余家,发展态势保持良好。近日,《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全省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超过9万亿元,千亿级开发区增加至20家以上,力争实现设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全覆盖。   建设一批国家级节点型开发区和标志性开发区   《规...

合肥新站区换帅!

合肥新站区换帅!

  据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官网更新显示:黄卫东已任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此前王连贵担任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1月29日,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王连贵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公开简历显示:黄卫东 1969年9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

  合肥,一座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城市。“科里科气”成为合肥蕞鲜明的城市气质,科技创新是合肥蕞宝贵的基因。而位于合肥东北部的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站区立足基地建设和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加快产业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引进培育,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培养科技创新型学生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新站区紧紧围绕普及与创新,立足课程、依托活动,推动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