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推“共享用工”助力企业疫情期间保供稳产
央广网合肥4月25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针对当前疫情态势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合肥市经开区积极推动“共享用工”模式,从用工保障、分担用工成本、减轻运营负担、保障员工收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帮助企业保生产、促发展。
目前,合肥经开区在全市首发《2022年助企抗疫促发展若干政策》,对企业存在的物流供应链、人力资源服务、融资等经营困难进行精准支持。
“我们将‘共享用工’模式纳入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扶持、助企抗疫促发展等政策体系,除了常态化推出补贴措施,自今年4月起,对企业之间通过“共享用工”模式输送员工,连续工作满1个月的,按700元/人的标准给予送工企业一次性补助。”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部门负责人表示。
国轩电池涂布车间的操作人员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央广网发 国轩电池供图)
海尔共享用工在产线上(央广网发 合肥经开区供图)
位于经开区的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隶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专注于动力锂电池的生产。因产能增加需要新增员工,同时由于疫情影响招工较为缓慢,该企业于4月与经开区内合肥华凌公司达员工共享合作意向,头部批解决了58人的阶段性用工缺口,第二批解决了28人的用工缺口,使得企业订单能按时交付。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因订单产量一直在增长,急需员工,但受疫情影响,校招学生无法按时到岗,社会招聘面试人员也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海尔冰箱与经开区人社部门发出“共享用工”需求,同步通过经开区共享联盟平台发布信息。从3月中旬至今,已经有175名员工先后前往该公司上岗。
据合肥市经开区介绍,企业员工借调共享期间,工资和社保费用由接收企业承担,既有效节约了原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留住了人力资源,也为接收企业带来了更好熟练工,帮助他们及时扩大产能、完成订单。据了解,“共享用工”模式实行两年来,合肥经开区已有28家企业参与,累计达成合作37批次,共享用工人数达3400余人。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