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春意浓
近日,在长丰县下塘工业园,中创新航蕞新蕞高技术水平电池顺利下线量产,为赶交货,企业春节没停工;在水湖工业园,目前园区内企业95%以上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在长丰(双凤)经开区,一批制造业企业正乘着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风口,蓄势勃发,走在“拼经济”的蕞前线年,长丰县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破800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增速全省头部,连续三季度位列全省投资“赛马”县域榜首;工业投资增长65%,全市头部;规上工业产值单月破百亿,总量过千亿,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元月,长丰县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吹响高质量发展行动号角,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总量过千亿的目标。为此,长丰县开展了“一区六园”体制改革,在县级层面统筹“一区六园”的规划、政策、项目、要素,打好整合牌。“一区六园”中,“一区”是指省级长丰(双凤)经开区,“六园”分别为水湖镇、双墩镇、岗集镇、下塘镇、吴山镇、杨庙镇的六个产业园。
创新动能源自于创新,而创新依赖于科技水平。在1月28日召开的安徽省“新春头部会”上,落户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安徽华信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评选为“专精特新50强”,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深耕环卫行业,推动环卫行业技术变革、优化升级。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充满科幻色彩的新能源智能吸扫一体清洁车尤为抓人眼球。据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超介绍,这辆清洁车有着诸多科技“狠活”,如激光雷达、视觉识别摄像头等,可以满足自动驾驶、遥控驾驶、人工驾驶三种应用场景,是与中科院共同承揽的“揭榜挂帅”项目产品。截止到目前,公司拥有近200项专利技术,每年完成新车型研发10余款,创新技术20多项,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长丰县的“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中科中试城”三平台正加速孵化,国内首个测土机器人成功研发,菌物发生器技术全国领先。去年,长丰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03家,总数达290家,
在长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将目光投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生产,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
安徽舜禹水务是从事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层面,该企业的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和生产数据溯源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备的人、机、料、法、环生产方式,从原材料上线到成品入库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管控,实现数智赋能。“我们生产的涉水装备是和饮用水打交道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卫生健康,我们采用了AGV无人驾驶小车传送原材料和产成品,利用进口的激光切割机下料,工业机器人焊接。”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样,位于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该公司的生产的氨基酸及其衍生品,应用于生物饲料、化妆品、药品等行业,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更是位居国际前列。得益于智能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减少了人力岗位,提高了生产效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只要几个人就可以保障一条生产线的运转。
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力点之一就是形成新的增长点,潜力大、增长快的大项目、好项目是关键。数据显示,2022年,长丰县招大引强扩投资,全年新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百亿项目2个,位于合肥五县(市)头部。
除高效招商外,长丰县还以极快的速度推进项目,2022年,长丰县三个百亿项目一年内建成运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一期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个月。中创新航一期、二期2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合肥项目从开工到首线个月,刷新了该企业项目建设速度。
随着比亚迪合肥项目加速推进,招工问题显现,通过与市县人社部门沟通,下塘镇副镇长陈新宇决定一方面加大对返乡人员的招聘力度,同时对接周边的职业技能学校,订单式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工人,填补用工缺口。
在下塘镇政府三楼会议室的“重大项目保障作战图”上,项目拆迁、征地补偿、土地平整、用水用电保障、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完成期限等一目了然。下塘镇还成立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长丰县每周召开“周六解题”会议,让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诉求,相关职能部门现场立下解决问题的“军令状”。
比亚迪合肥基地一、二、三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整车132万辆,年产值近2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不少于3000亿元。据陈新宇介绍,未来这里将形成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集聚上下游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汽车人才培训、商务办公等全产业链企业的产业新城。
初春的长丰,在迈向制造强县的征程中奋战正酣!
版权声明:本文由合肥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